《夜坐吟》

时间: 2025-01-04 10:20:12

踏踏马蹄谁见过?

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坐吟
——李贺

踏踏马蹄谁见过?
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
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
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
红霞稍出东南涯,
陆郎去矣乘斑骓。

白话文翻译:

踏踏的马蹄声,谁曾听见过?
我眼看北斗星直指天河。
西风吹来,罗幕如翠波荡漾,
铅华下的妾身微笑,却又愁眉不展。
为你我起唱那长久的相思,
帘外的严霜仿佛都被吹散。
明星在东方闪烁,
红霞渐渐从东南升起,
陆郎已经离去,骑着斑马奔腾。

注释:

字词注释:

  1. 踏踏:形容马蹄声。
  2. 北斗:指北斗星,古代星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罗幕:用轻薄的纱帘制作的帷幕。
  4. 铅华:指妆容,形容女子的妆饰。
  5. :古代对妻子或情人的称呼。
  6. 长相思: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情感主题,表达对恋人的思念。
  7. 严霜:寒冷的霜冻天气。

典故解析:

  • 北斗天河:北斗星和银河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天文象征,通常与方向和宇宙的广阔联系在一起。
  • 陆郎:传说中的人物,常与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暗示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825),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他的诗风奇特,语言华丽,善于描绘梦幻与幻想,常带有浓重的个人情感。李贺的创作多受生活经历影响,尤其是早逝的命运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感慨。

创作背景: 《夜坐吟》创作于李贺人生的某个孤独时刻,诗中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夜晚独坐,回忆过去,思念远方的爱人,情感真挚而动人。

诗歌鉴赏:

《夜坐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李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开头两句“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以马蹄声引入,仿佛是在追忆某段往事,带给读者一种悠远的感觉。紧接着,诗人描绘了西风掀动的轻纱帘幕,生动地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幽深,令人感受到氛围的微妙变化。

然后,诗人用“铅华笑妾颦青娥”来表达女性的复杂情感,既有妆容的华丽,又有内心的愁苦,展现了对美丽与情感的矛盾思考。接下来的“为君起唱长相思”,则明确了这首诗的主题——思念。诗人在夜深人静时为爱人唱起相思之歌,尽管窗外的严霜似乎都被情感的力量所驱散。

最后的“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描绘了黎明的到来,暗示着希望与新的开始,而“陆郎去矣乘斑骓”则再次引入离别的主题,带给人一丝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踏踏马蹄谁见过?:开篇用马蹄声引人入胜,表现出孤独的环境。
  2. 眼看北斗直天河。:北斗星象征方向,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3. 西风罗幕生翠波,:描绘夜晚的美丽景象,营造氛围。
  4. 铅华笑妾颦青娥。:女子的妆容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复杂情感。
  5. 为君起唱长相思,:明确主题,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6. 帘外严霜皆倒飞。: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心感受的反差。
  7. 明星烂烂东方陲,:黎明的到来,象征希望。
  8. 红霞稍出东南涯,:自然景象的变化与内心情感相呼应。
  9. 陆郎去矣乘斑骓。:离别,暗示对爱情的无奈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蹄声比作孤独的象征。
  • 拟人:将严霜描写为像人一样的状态,增强情感的传递。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的主题展开,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马蹄:象征孤独与回忆。
  2. 北斗:象征方向与永恒。
  3. 西风: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4. 铅华:代表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
  5. 明星、红霞: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北斗”指的是哪颗星星? A) 金星
    B) 北斗星
    C) 太阳
    D) 月亮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陆郎”是指____。

  3. 判断题:诗中“严霜”是指天气的温暖。 (对/错)

答案:

  1. B) 北斗星
  2. 爱情或传说中的人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贺的《夜坐吟》对比,两者均表现了思乡情,但李白更为简洁直白,而李贺则用丰富的意象与情感描绘了复杂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李贺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