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其二 四月牡丹》

时间: 2025-01-04 11:37:06

洛阳贬去今重问,盈盈玉粉揉酥。

烧痕检点秀蛾舒。

为怜春老,一饯醉难扶。

从知倾国招天妒,几曾雪掩风磨。

仙香暗剪月心波。

红尘纵好,叵奈薄情多。

意思解释

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其二 四月牡丹

原文展示:

洛阳贬去今重问,盈盈玉粉揉酥。烧痕检点秀蛾舒。为怜春老,一饯醉难扶。从知倾国招天妒,几曾雪掩风磨。仙香暗剪月心波。红尘纵好,叵奈薄情多。

白话文翻译:

洛阳被贬之后再次询问,盈盈的美人如玉粉般柔和。烧痕处检点着秀丽的眉妆。因为怜惜春天已老,虽有一杯酒,却难以扶持醉意。自知倾国的美丽招致了天上的妒忌,几度经历雪的掩盖与风的磨炼。仙女的香气悄然剪裁着月下的涟漪。即便红尘再好,奈何薄情的人却太多。

注释:

  • 盈盈:形容女子的姿态轻盈。
  • 玉粉:比喻女子的肤色如玉一般细腻。
  • 烧痕:指烧香留下的痕迹,隐喻女子的容颜。
  • 秀蛾:指美人的眉毛,形容如蛾子般秀丽。
  • 倾国:形容女子的美貌能倾倒国家。
  • 薄情:指情感淡薄的人。

典故解析:

  • “倾国”出自古代传说,形容女子的绝世美丽,常常与政治和爱情相联系。
  • “月心波”可以理解为借月光映照下的湖面,象征心底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谷海鹰,生于当代,擅长古典诗词创作,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其诗常常融入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四月,正值牡丹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表达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牡丹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牡丹的美丽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前半部分通过对洛阳的回忆和对春天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后半部分则通过“倾国招天妒”的叹息,揭示了美丽背后所承受的压力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人情冷暖的反思,充满了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洛阳贬去今重问”:表达对洛阳的思念与重问,反映出对往昔的怀念。
    • “盈盈玉粉揉酥”:形容女子的美丽,暗含对美的向往。
    • “烧痕检点秀蛾舒”:细致描写,显示出女子的妆容和风姿。
    • “为怜春老,一饯醉难扶”:感叹春天的流逝和醉后的无奈。
    • “从知倾国招天妒”:揭示了美丽的代价,令人嫉妒。
    • “几曾雪掩风磨”:意指经历了很多磨难。
    • “仙香暗剪月心波”:形象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如仙女般的气质。
    • “红尘纵好,叵奈薄情多”: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盈盈玉粉”,将女子的美与玉粉相提并论。
    • 拟人:如“仙香暗剪”,赋予香气以人的动作。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工整之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对美的描绘与对薄情的感慨,表达了美丽与孤独并存的主题。反映出诗人对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牡丹:象征美丽与富贵,代表着女性的柔美与坚韧。
  • 洛阳:古都,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追忆。
  • 春天: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反映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盈盈玉粉”主要形容什么?

    • A. 男子英俊
    • B. 女子美丽
    • C. 风景如画
    • D. 花开正盛
  2. “倾国招天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爱情的渴望
    • B. 对美丽的自豪
    • C. 美丽带来的嫉妒与压力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对美的不同感受,以及如何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