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山诗》

时间: 2025-01-01 13:08:26

春冻晓鞯露重,夜寒幽枕云生。

岂是与山无素,丈人著帽相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冻晓鞯露重,夜寒幽枕云生。岂是与山无素,丈人著帽相迎。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严寒使得早晨的鞯子上满是露水,夜晚的寒气让幽静的枕边云雾缭绕。难道这与山景没有关系吗?老丈人戴着帽子前来迎接。

注释:

  • 春冻:春天的寒冷。
  • 晓鞯:早晨的马鞍。
  • 露重:露水沉重,形容早晨湿气重。
  • 夜寒:夜间的寒冷。
  • 幽枕:幽静的枕边。
  • 云生:云雾缭绕,像是云生于暗夜。
  • 丈人:老者,常用来指尊敬的长辈。
  • 著帽:戴上帽子,表示出门迎客。

典故解析:

“丈人”在古诗中常常用作对长辈的尊称,反映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亲近感。诗中描绘的春冬交替的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都是唐诗中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真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和人情著称。他的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丈人山诗》创作于春寒时节,诗人可能在山中游览,感受到春天与冬天交替的气息,借此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对长辈的敬意。

诗歌鉴赏:

《丈人山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冬交替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春冻晓鞯露重,夜寒幽枕云生”以清新的晨露和寒冷的夜晚,描绘出春天初临时的清冷氛围,带给读者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凉意的感觉。接下来的“岂是与山无素,丈人著帽相迎”则转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切感,尤其是长辈的形象,带有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这种对自然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呈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诗中的情感基调流露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气息,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冻晓鞯露重”:描绘早晨的寒冷和湿润,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夜寒幽枕云生”:夜晚的宁静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3. “岂是与山无素”:提出疑问,暗示自然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4. “丈人著帽相迎”:描绘长辈迎接的温暖场景,增添了亲切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春天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长辈的崇敬和亲近,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 春冻:象征新生与希望,但也带来寒冷的现实。
  • 晓鞯:代表出行和生活的开始。
  • 露重:体现了春天的清新和湿润。
  • 丈人:象征着尊重和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冻晓鞯露重”中“冻”字的意思是: A. 冷
    B. 热
    C. 干燥
    D. 湿润

  2. “丈人著帽相迎”中的“丈人”指的是: A. 老年人
    B. 小孩
    C. 青年
    D. 妇女

  3.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李真的《丈人山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真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自然的静谧和孤独。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的理解。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