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

时间: 2025-01-06 05:30:09

野云明处电飞光,海牵青浮落日黄。

想得近山多雨过,满庭风竹月波凉。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夏夜

作者: 王恽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野云明处电飞光,海牵青浮落日黄。
想得近山多雨过,满庭风竹月波凉。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野外,云层像电光一样飞舞,海面上青色的浮云映照着落日的金黄。
想到近山经过一场大雨,庭院里的风吹动着竹子,月光照在凉爽的水波上。

注释:

  • 野云:指广阔的野外的云。
  • 电飞光:比喻云层在天空中快速移动,像电光一样明亮。
  • 海牵青:指海面上青色的浮云。
  • 落日黄:形容夕阳的光辉。
  • 想得:想到,想起。
  • 多雨过:表示经历了多雨的天气。
  • 满庭:整个庭院。
  • 风竹:竹子在风中摇曳。
  • 月波凉:月光照在水波上,带来凉爽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表现诗人的感受与情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夏夜,诗人通过描绘夏季夜晚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夜晚的向往。夏夜的清凉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结合,流露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夏夜》是一首典型的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两句“野云明处电飞光,海牵青浮落日黄”,展现了夏夜天空的明亮与海面的迷人景象。诗人使用“电飞光”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云彩在空中快速变幻的姿态,与“落日黄”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黄昏的余晖与夜幕的降临。后两句“想得近山多雨过,满庭风竹月波凉”,则转向对环境的细腻刻画。首先提到“近山多雨过”,暗示着山间的生机与清新,随后的“满庭风竹月波凉”描绘出庭院中竹子在夜风中摇曳,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的涟漪,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由衷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云明处电飞光:描绘了夏夜中天空明亮的云彩,仿佛电光闪烁,生动而有力。
  2. 海牵青浮落日黄:海面上的青色浮云映照着落日的金黄,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想得近山多雨过:诗人通过回忆,想起近山经历过一场大雨,暗示自然的滋润与生机。
  4. 满庭风竹月波凉:描绘了庭院中竹子在风中摇曳,月光洒在水波上,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电飞光”形象地描绘了云的动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形成独特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变化与自由。
  2. :象征广阔与深邃。
  3. :象征宁静与清幽。
  4. :象征坚韧与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包括哪个元素? A. 太阳
    B. 竹子
    C. 雪
    D. 风暴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海牵青浮落日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表现了诗人的愉悦情感。(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描绘田园生活的恬静。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以夜景描写表达情感。

诗词对比:

  • 王恽《夏夜》 vs.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二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王恽更侧重于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凉爽,而李白则通过夜景反思历史与人生。王恽的诗语更清新脱俗,李白则富有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恽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