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升天诗》

时间: 2025-01-19 15:47:57

沈沈玉漏三更后,鹏背扶摇九万抟。

彤管梦传江令笔,紫袍归抱上岩端。

苍溟赤日瞻天近,碧落银河照眼宽。

欲蹑帝关谁汝画?

九霄风露不胜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升天诗
作者: 王恽 〔元代〕

沈沈玉漏三更后,
鹏背扶摇九万抟。
彤管梦传江令笔,
紫袍归抱上岩端。
苍溟赤日瞻天近,
碧落银河照眼宽。
欲蹑帝关谁汝画?
九霄风露不胜寒。


白话文翻译:

在深沉的夜色中,时间已到三更,玉漏(水钟)滴答作响。像大鹏鸟一样,扶摇而上,直入九万里高空。红色的笔管传递着梦境,仿佛是江洲司马青衫泪的那位笔者;紫袍轻轻拥抱着我,仿佛站在山岩的边缘。苍茫的天空在赤日下显得格外接近,碧蓝的天空和银河的光辉照亮了我的双眼。想要登上帝关,谁能为我画出这美景?九霄之上,寒风和露水让我感到无比的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沈:形容深沉的样子,指夜色或时间的沉重。
  • 玉漏:古代计时的器具,用水流滴漏来计时。
  • :传说中的巨鸟,象征着高飞。
  • 扶摇:意为扶助旋风,形容飞升的状态。
  • 彤管:指红色的笔管,形容文人书写的工具。
  • 紫袍:象征高贵的衣服,可能与文人身份相关。
  • 苍溟:指深邃的天空或海洋。
  • 碧落:指蓝天,象征着辽阔。
  • 帝关:传说中的仙境之门,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典故解析:

  • 江令笔:提到“江洲司马青衫泪”,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津口望月》,反映出文人情怀。
  • :出自《庄子》,象征着追求高远理想的勇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以清新秀丽的风格闻名。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梦升天诗》是在王恽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中产生的,反映了他对自由飞翔、超越世俗的渴望。


诗歌鉴赏:

《梦升天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引人入胜。王恽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梦中的飞翔,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沈沈玉漏三更后”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给人以沉思的空间。接着,诗人以大鹏鸟的意象象征着高飞的理想,表现出一种雄心壮志。

在描绘梦境时,王恽巧妙地运用“彤管梦传江令笔”,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文人对历史的自我认同和对高尚理想的追求。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视野拓展到苍穹与银河,展现出对宇宙的敬畏与向往。

最后,诗句“欲蹑帝关谁汝画”中的疑问句,更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沈沈玉漏三更后:描绘夜深人静的时刻,给人一种沉重的时间感。
  2. 鹏背扶摇九万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高远,表达了向上的渴望。
  3. 彤管梦传江令笔:将梦境与历史联系,体现文人的情怀。
  4. 紫袍归抱上岩端:表现一种归属感,可能是对理想的追求。
  5. 苍溟赤日瞻天近:描绘辽阔的天际,体现对自然的敬畏。
  6. 碧落银河照眼宽:展现眼前的广阔与想象的无限。
  7. 欲蹑帝关谁汝画:反映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8. 九霄风露不胜寒:表达理想境界的孤独和寒冷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鹏”比喻追求理想的勇气。
  • 对仗:例如“苍溟赤日”与“碧落银河”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追求理想与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追求与飞翔的理想。
  • 玉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银河:代表着广阔的理想与无限的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鹏”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现实
    • C) 历史
  2. “欲蹑帝关”中的“帝关”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仙境
    • C) 城市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
    • C)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王恽的《梦升天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王恽更为内敛,李白则更为豪放,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