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南归穰下》

时间: 2025-01-19 13:45:39

相思渭北常年事,远送漳南恨别心。

沙暖暂联鸿雁序,霜寒凄断鹡鸰音。

两乡健在都能几,千里含情老更深。

慰浣此怀知恳切,不教消息到浮沈。

意思解释

送舍弟南归穰下

作者: 王恽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相思渭北常年事,
远送漳南恨别心。
沙暖暂联鸿雁序,
霜寒凄断鹡鸰音。
两乡健在都能几,
千里含情老更深。
慰浣此怀知恳切,
不教消息到浮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渭河以北的思念常年萦绕心头,远送至漳水以南的亲人使我倍感别离的苦楚。温暖的沙地上偶有鸿雁相聚,然而寒霜中的鹡鸰却已断绝音信。两地的亲友都健在,但相隔千里,思念的情感愈发深厚。我希望能够安慰这份思念之情,清楚地表达我的心意,却又无法传达消息,让这份情感在浮沉中迷失。

注释

  • 渭北、漳南: 指地理位置,渭河位于北方,漳河在南方,象征着距离的遥远。
  • 鸿雁序: 鸿雁通常被视为传递书信的鸟,沙暖时节的相聚让人感到温暖。
  • 鹡鸰: 一种鸟,常在水边栖息,诗中用以象征音信的断绝。
  • 慰浣: 慰藉、安慰的意思,"浣"指洗涤之意,诗人希望洗净心中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元朝时期,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恽送别一位舍弟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与离别的苦楚。在动荡的年代,离别常常让人心中充满惆怅。

诗歌鉴赏

《送舍弟南归穰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王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思念与离别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来。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鸿雁和鹡鸰,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活。诗的开头通过“相思渭北常年事”引入思念的主题,接着通过“远送漳南恨别心”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两乡的消息,展现了距离带来的无奈和心中的忧虑。“慰浣此怀知恳切”一句,展现出诗人渴望传达思念之情的迫切心情,但又感到无能为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充分展现了王恽深厚的诗歌素养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思渭北常年事: 描述长久以来思念的情感,渭河以北象征着远方。
  • 远送漳南恨别心: 送别时的心痛与对离别的恨意。
  • 沙暖暂联鸿雁序: 暖沙下偶有鸿雁聚集,象征着短暂的团聚。
  • 霜寒凄断鹡鸰音: 冷霜中失去了鹡鸰的声音,暗示音信的断绝。
  • 两乡健在都能几: 两地的亲友虽健在,但能相见的机会却少之又少。
  • 千里含情老更深: 隔着千里,思念愈发深沉,时间的流逝使这份情感更加深厚。
  • 慰浣此怀知恳切: 诗人希望能安慰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内心的真切感受。
  • 不教消息到浮沈: 担忧无法将思念的消息传递,感到无奈与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鸿雁序”和“鹡鸰音”比喻亲情的传递和失联。
  • 拟人: 诗中赋予自然元素情感,使得情感更具表现力。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 代表思念与通信的希望。
  • 鹡鸰: 象征失去音信与孤独。
  • 沙暖、霜寒: 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情感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渭北”与“漳南”分别象征什么?

    • A. 离别的地方
    • B. 思念与团聚的地点
    • C. 两个遥远的地方
    • D. 诗人的故乡
  2. “鸿雁序”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朋友的音信
    • B. 自然的景象
    • C. 离别的悲伤
    • D. 过去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鹡鸰”的音信为何断绝?

    • A. 自然原因
    • B. 心理原因
    • C. 社会原因
    • D. 情感原因

答案

  1. C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王恽的《送舍弟南归穰下》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壮阔的情感表达。两首诗在主题上虽相似,但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王恽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