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时间: 2025-01-04 10:30:01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

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

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

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

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

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白居易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
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
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
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
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
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

白话文翻译

一丛蔷薇花虽然死去,但它的枝条并没有受到什么损伤,根部也并没有变化。其他同类植物都生长得繁茂,唯独它的花却突然枯萎。我仍然怜惜那落在地上的花瓣,正是花开的时节。花瓣已经开始凋落,红色的花朵依然恋着枝头。天地之间并没有厚薄之分,草木自有其荣枯。我想问是什么原因,但连春风也无从知晓。

注释

字词注释

  • 柯条:指植物的枝条。
  • :根部,通常指植物的根茎。
  • 齐茂:指生长得茂盛。
  • 孤芳:孤独的花,指独自枯萎的蔷薇。
  • :烧焦,枯萎的意思。
  • 带花时:正值花开的季节。
  • 厚薄:指事物的繁荣与衰败。
  • 欲问因何事:想要询问原因。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隐含了自然界的生死与荣枯的哲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人道主义情怀而著称,作品内容广泛,涵盖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以及自然界变化的思考。蔷薇花的枯萎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思索,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丛蔷薇花的枯萎为切入点,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界的规律。诗中“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一句,强调了蔷薇花的外部条件并未恶化,而它的凋零似乎完全无法解释,反映了自然界中某种不可知的法则。通过“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诗人进一步突出了孤独的蔷薇与周围繁茂植物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描绘了诗人对凋零花瓣的怜惜,暗示着花的美丽与短暂。接下来的“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则展现了花朵与枝头之间的依依不舍,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表明了自然界的规律与生命的无常,诗人想要探究原因却发现连春风也无从回答。整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呈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说明蔷薇的枝条和根部都没有受到伤害,暗示其凋零并不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
  2. 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和其他同类植物相比,这朵蔷薇却是孤独地凋零,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悲伤。
  3. 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诗人对落在地上的花瓣感到怜惜,正值花开的季节,生命的美好却已逝去。
  4. 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描绘了枯萎的叶子和依恋枝头的红花,展现出生命的依依不舍。
  5. 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自然界没有厚薄之分,草木有其自然的生长与衰败。
  6. 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诗人想要探究生命凋零的原因,连春风也无法回答,表现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蔷薇花的枯萎比作生命的逝去,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燋红尚恋枝”,使植物的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如“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增强了诗的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蔷薇花的枯萎,探讨生命的无常与自然规律,表达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蔷薇花:象征着美丽与脆弱,生命的短暂。
  • 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自然的力量,然而在此诗中却无法给予答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中“孤芳忽独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聊
  3. 诗中提到的“春风”象征了什么?

    • A. 暴风雨
    • B. 冬天
    • C. 生机与希望
    • D. 迷雾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题》——李商隐:探讨生命与爱情的脆弱与无常。
  • 《登高》——杜甫:表达人生的悲苦与历史的沧桑。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蔷薇花一丛独死》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孤独与生命的思考,但白居易更侧重自然与生命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体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蔷薇花一丛独死》,感受其对生命的思考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