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门街》

时间: 2025-01-19 19:49:51

雪尽终南又欲春,遥怜翠色对红尘。

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

意思解释

过天门街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雪尽终南又欲春,
遥怜翠色对红尘。
千车万马九衢上,
回首看山无一人。


白话文翻译:

雪融化后,终南山又将迎来春天,
我遥望翠绿的山色,与红尘相对。
在繁华的街道上,千车万马穿梭,
回头望去,山中却无一人。


注释:

  • 雪尽:雪融化,表示冬季结束。
  •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风景秀丽。
  • 翠色:指山的绿色,象征春天的生机。
  • 红尘:指繁华的尘世,喻指世俗生活。
  • 千车万马:形容繁忙的交通。
  • 九衢:古代指主要街道,繁华的地点。

典故解析:

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代表了隐逸与自然的结合。诗中提到的“红尘”与“翠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著称,常常关注民生,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表现了他对自然与世俗的思考。此时,白居易已历经沧桑,心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愈加明显。


诗歌鉴赏:

《过天门街》通过描绘春天即将到来的场景与繁华都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开篇“雪尽终南又欲春”描绘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充满了生命的希望。接着“遥怜翠色对红尘”把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红尘的淡然与无奈。在“千车万马九衢上”中,白居易描绘了繁忙的城市生活,生动形象,仿佛让人听见车马的喧闹声。而最后一句“回首看山无一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回望山中,却没有一个人影,似乎在表达对孤独与自然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尽终南又欲春:描绘了冬雪融化,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复苏。
  2. 遥怜翠色对红尘:诗人遥望翠绿的山色,心中对繁华的世俗生活感到怜惜与向往。
  3. 千车万马九衢上:描绘了城市繁忙的景象,千车万马穿行于热闹的街道上。
  4. 回首看山无一人:回望山中,却没有一个人,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山林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翠色”与“红尘”的对比,突显了自然与世俗的差异。
  • 夸张:用“千车万马”形容繁忙的街道,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象征:终南山象征着隐逸与自然,红尘则象征世俗繁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思考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暗示生命的沉寂。
  •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的开始。
  • 翠色: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红尘:代表繁华的世俗生活,暗示生活的喧嚣与浮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东北
    • B. 陕西
    • C. 四川
    • D. 广东
  2.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迷恋
    • C. 淡然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陕西
  2. C. 淡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隐逸之美,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比。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与白居易的淡然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