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棹烟和水,寒灯弟与兄。
残年同别母,中道复分程。
动有山河隔,难为去住情。
如何沙上雁,偏向夜中鸣。
白话文翻译:
一只小船在烟雾和水面上行驶,寒冷的灯光下我和我的弟弟相聚。
年岁已晚,我们一起告别母亲,途中又各自分开。
山河阻隔了我们的动情,去与留都难以平静。
为什么沙滩上的大雁,偏偏在夜里悲鸣?
注释:
- 一棹:一只小船,"棹"指的是船桨。
- 寒灯:寒冷的灯光,象征着孤独和萧条。
- 弟与兄:兄弟之间的亲情。
- 残年:晚年,指年纪已大。
- 中道复分程:途中再次分开,表示离别的无奈。
- 山河隔:山川河流阻隔了兄弟之间的情感联系。
- 沙上雁:指在沙滩上的大雁,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孤独。
- 夜中鸣:在夜晚鸣叫,显得更加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闻,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别弟》作于作者与弟弟分别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与无奈。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结合,反映出人间离别的悲伤。
诗歌鉴赏:
《别弟》是一首充满感情的作品,诗人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离别时的苦涩。全诗以小船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萧瑟的氛围。前两句通过"一棹烟和水"描绘了一个朦胧的自然环境,伴随着"寒灯",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绪。接着,诗人提到与母亲的离别,以及与弟弟的再次分开,揭示了家庭生活中的无奈和苦楚。
诗中"动有山河隔,难为去住情"一句,深刻地表现了地理的阻隔与情感的牵挂。山河虽隔,兄弟情深,离别之痛更加显得沉重。最后一句以"沙上雁"为意象,突显出夜晚的孤寂,令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悲伤。
整首诗层层递进,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棹烟和水:描绘了诗人乘船行驶在烟雾弥漫的水上,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寒灯弟与兄:在寒冷的灯光下,兄弟二人团聚,暗示了温暖与孤独的对比。
- 残年同别母:晚年时共同面临与母亲的离别,表现出家庭的团聚与分离。
- 中道复分程:在旅途中再度分开,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
- 动有山河隔:山川阻隔了兄弟之间的联系,表现出离别的无奈。
- 难为去住情:无论是离去还是留下,情感都难以平复。
- 如何沙上雁:对比自然界的生物,象征离别的孤独与凄凉。
- 偏向夜中鸣:夜晚的鸣叫更加显得悲伤,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山河的隔绝,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沙上的雁在夜中鸣叫,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亲情的珍惜与离别的感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兄弟情深的怀念,以及在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象征模糊与不确定,代表着人生的迷惘。
- 水:象征流动与离别,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寒灯:象征孤独与冷清,映衬出离别时的情感。
- 沙上雁:象征孤独与哀伤,表现出离别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一棹烟和水"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烟雾弥漫的水面
- B. 船只的沉没
- C. 风平浪静的湖面
- D. 巨浪滔天的海洋
-
诗中提到的"寒灯"主要象征什么?
- A. 温暖的家庭
- B. 孤独与冷清
- C. 繁华的城市
- D. 明亮的前途
-
诗中"山河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兄弟之间的团聚
- B. 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
- C. 自然的美好
- D. 友情的永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别弟》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的苦闷。然而,《静夜思》更多地聚焦于思乡之情,而《别弟》则更强调兄弟情深与离别的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然主题相似,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