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叠韵山中吟》

时间: 2025-01-01 15:35:09

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叠韵山中吟
作者: 皮日休

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山中,泉水潺潺流淌,竹子轻轻触碰着犊牛的嘴。荒芜的篁竹在香气弥漫的墙边,熟睡的鹿静静伏卧在屋旁的曲折小路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穿烟:形容山中烟雾缭绕。
  • 潺湲:形容水流声。
  • 触竹:与竹子相碰。
  • 犊觳觫:犊牛的嘴。
  • 荒篁:荒凉的竹林。
  • 香墙:散发香气的墙。
  • 熟鹿:熟睡的鹿。
  • 伏屋曲:伏卧在屋旁的曲折小路。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宁静优雅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竹子、泉水与鹿都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元素,象征着和平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5年-883年),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作品风格著称。其诗风清新,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常常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皮日休的创作高峰期。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叠韵和双声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感受。首联“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以生动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和谐的氛围。通过“穿烟”与“潺湲”的对仗,读者仿佛能听到清泉流淌的声音,感受到烟雾弥漫的静谧。接下来的“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则将画面进一步深化,展现了竹林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生。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气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诗中隐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透过自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在诗人的笔下,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让人向往并感受到心灵的平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穿烟泉潺湲”:描绘了山中烟雾缭绕,泉水流淌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触竹犊觳觫”:表现了自然中动物与环境的和谐,犊牛与竹子的互动使画面生动。
  • “荒篁香墙匡”:荒凉的竹林旁,有香气四溢的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熟鹿伏屋曲”:熟睡的鹿伏卧在屋旁,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音韵的叠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以“触竹”表现动物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透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生命与活力,代表了自然的清新。
  •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于描写自然的优雅。
  • 鹿:象征温和与宁静,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穿烟泉潺湲”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A. 火焰燃烧
    B. 山中清泉流动
    C. 大海波涛汹涌

  2. 诗中提到的“熟鹿”在何处伏卧? A. 河边
    B. 屋旁曲折的小路
    C. 山顶

  3.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元素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A. 太阳和月亮
    B. 竹子和鹿
    C. 风和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动物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有千秋,王维的作品在意境上更为深远,而皮日休则更注重细腻的景物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皮日休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