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时间: 2025-01-06 13:35:2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金缕曲
作者: 王用宾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游戏人间耳。半山林半居朝市,隐埋名字。说甚稼轩姜白石,充做滥竽吹士。又几个疏狂如己。残月晓风杨柳岸,更关西铁板铜琶起。苏与柳,各言志。骏声清健词中砥。倘彭王一时并重,惹人猜忌。三弄伊凉歌罢了,千顷汪洋声势。文字到中年灵异。收敛雄心檀板下,把诗筒咫尺勤交替。箴酒句,佩韦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游玩的感慨。他生活在半山林间,半在朝市中,名字被隐埋在世间。提到稼轩和姜白石,暗讽那些滥竽充数的“士人”。有多少人像我一样疏狂?在残月和清晨的微风中,杨柳岸边更是引人思念西边的铁板和铜琶。苏轼与柳宗元各自表达志向,豪放的声音和清晰的词句在诗中交融。若彭德怀与王阳明一时并重,反而会引起人们的猜忌。三次吟唱那凉爽的歌谣,仿佛千顷汪洋般的声势。到了中年,文字变得灵动而神秘。收敛雄心于檀板之下,勤劳地交替着诗句。酒中有箴言,佩带着韦识的智慧。
注释:
- 稼轩: 指姜夔,南宋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
- 姜白石: 指姜夔的号,白石道人。
- 滥竽充数: 比喻用不合格的东西代替合格的,或用来形容一些不具备真才实学的人。
- 西铁板铜琶: 形容西边的音乐,可能指代某种乐器或曲调。
- 彭王: 彭德怀与王阳明,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意指一时的风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用宾,近代诗人,活跃于清末民初,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思考深邃的主题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创作背景:
《金缕曲》创作于社会变革的时代,王用宾在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现了他对文学和音乐的热爱。
诗歌鉴赏:
《金缕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游戏人间耳”即点明了人生如戏,充满了游戏与无奈之感。诗中提到的“稼轩姜白石”引入了两位历史人物,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深厚。通过对比“残月晓风杨柳岸”,诗人描绘出一种自然之美,蕴含着内心的惆怅与思考。尤其在谈及“骏声清健词中砥”,可见作者对诗歌力量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对彭王的提及,则是一种自我反思,暗示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成就和名声往往是短暂而脆弱的。结尾部分提到的“箴酒句,佩韦识”,则是对文学和智慧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生活的哲思。整体来看,此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戏人间耳: 表达对人生如戏的感慨。
- 半山林半居朝市,隐埋名字: 描绘作者的生活状态,半隐于山林,半浸于市井,名字被世俗埋没。
- 说甚稼轩姜白石: 提到两位著名的词人,暗示当代人缺乏才华。
- 充做滥竽吹士: 讽刺一些不具真才实学的人。
- 又几个疏狂如己: 自我反思,质疑有多少人和自己一样疏狂。
- 残月晓风杨柳岸: 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更关西铁板铜琶起: 叙述西边的音乐,引起对往事的怀念。
- 苏与柳,各言志: 表达不同人物的志向,借用历史人物的形象。
- 骏声清健词中砥: 赞美诗歌的力量。
- 倘彭王一时并重,惹人猜忌: 提到彭德怀和王阳明,强调历史的无常与复杂。
- 三弄伊凉歌罢了: 反复吟唱的乐曲,象征着生命的循环。
- 千顷汪洋声势: 形容诗歌的气势磅礴。
- 文字到中年灵异: 中年的文字更显灵动。
- 收敛雄心檀板下: 隐藏自己的雄心壮志。
- 把诗筒咫尺勤交替: 表达勤奋写作的决心。
- 箴酒句,佩韦识: 智慧与文学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 “人生如戏”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戏剧性。
- 对仗: “残月晓风”和“杨柳岸”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在提到历史人物时使用排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 象征柔美与生命力,也表现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 残月: 代表着凋零与无奈,暗示人生的短暂。
- 铜琶: 作为乐器,象征着艺术与音乐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缕曲》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王用宾
- C. 姜夔
- D. 柳宗元
-
“游戏人间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人生的无奈
- B. 对爱情的幻想
- C. 对社会的批判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稼轩姜白石”象征着什么?
- A. 真实的才能
- B. 滥竽充数的人
- C. 历史人物的影像
- D. 诗歌的力量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姜夔的《扬州慢》
诗词对比:
- 王用宾 vs 苏轼: 两位诗人都关注于自身的处境与理想,但王用宾更显得疏狂与无奈,而苏轼则多了一份豪放与豁达。
参考资料:
- 《王用宾诗集》
- 《中国近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