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峭寒未解,蔷薇已放,还疑春未去也》
时间: 2025-01-04 07:5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峭寒未解,蔷薇已放,还疑春未去也
作者: 汤国梨 〔当代〕
燕绕帘旌飞故故,呢喃如说天寒。
倚楼人怨袷衣单。
还疑春未去,应是别离难。
明日重寻池畔路,槐花毕竟阑珊。
沧浪流水自潺潺。
阶前新竹子,好作钓鱼竿。
白话文翻译:
在轻盈的燕子绕着帘子飞舞,低语声如同在诉说着寒冷的天气。
倚靠在楼上,人们抱怨着衣服单薄。
还怀疑春天是否真的离去,想必是因为别离让人难以释怀。
明日我再去寻找池边的小路,槐花已经渐渐凋零。
沧浪江的流水依旧潺潺流淌。
阶前的新竹子,正好可以用来当作钓鱼的竿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峭寒: 指的是尖锐刺骨的寒冷。
- 蔷薇: 一种花,通常象征春天的来临。
- 袷衣: 一种薄外衣,表示衣物的单薄。
- 阑珊: 凋零,逐渐消失的样子。
- 沧浪: 指宽广的河流,常用以象征岁月流逝。
典故解析:
- “燕绕帘旌”中的“燕”多指春天的象征,表示生机勃勃的季节。
- “钓鱼竿”暗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常见于古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国梨,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寒未解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思考,尤其是别离带来的情感纠葛。
诗歌鉴赏:
《临江仙》通过对春寒与蔷薇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迟迟未至和人心的惆怅。诗中“燕绕帘旌飞故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却又在“呢喃如说天寒”中透出一丝寒意,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倚楼而望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似乎在抱怨春天的迟到,情绪在寒风中显得尤为脆弱。
“还疑春未去,应是别离难”一句,诗人通过对别离的感慨,传递出人们在春天到来之前的孤独与思念。这里的“春未去”,不仅是对季节的感叹,更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暗示着人生中的分离与重聚。
最后的几句,描绘了清澈的流水和新竹,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感觉,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别离与寒冷中,仍然可以寻找到自然的美好与闲适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绕帘旌飞故故: 燕子在窗帘附近飞舞,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呢喃如说天寒: 燕子的呢喃声像是在诉说寒冷的天气,反映出春寒的无奈。
- 倚楼人怨袷衣单: 倚靠在楼上的人抱怨衣服单薄,感受到春天的寒意。
- 还疑春未去,应是别离难: 对春天是否真的离去感到疑惑,表明别离带来的情感困扰。
- 明日重寻池畔路,槐花毕竟阑珊: 明天将再次去池边游玩,但槐花已开始凋落,暗示时光流逝。
- 沧浪流水自潺潺: 描绘流水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阶前新竹子,好作钓鱼竿: 新长出的竹子可以用来钓鱼,展现了一种淡泊与悠闲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燕子的呢喃比喻为诉说,传达出春天的情感。
- 拟人: 燕子和流水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与别离的描写,展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离别的惆怅,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与情感交织中的复杂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 象征春天的来临,生命的复苏。
- 蔷薇: 春天的花朵,象征美好与希望。
- 流水: 代表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延续。
- 竹子: 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诗人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燕”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
“倚楼人怨袷衣单”中“袷衣”指的是什么? A. 厚衣
B. 单衣
C. 外套
D. 裙子 -
诗中提到的“槐花毕竟阑珊”意味着什么? A. 槐花盛开
B. 槐花凋零
C. 槐花未开
D. 槐花香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 同样体现了春天的来临与忧愁,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关注。
- 《静夜思》: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而细腻,虽与《临江仙》主题不同,但都涉及到情感的纠结。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