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坳题石 其一》

时间: 2024-12-29 17:19:54

曾醉荷筒泛绿潮,吴姬歌舞笑相邀。

风飘轻袂香初冷,雨褪残妆魂未招。

潭比薛涛花作岸,坡连苏小玉为桥。

猿啼巫峡青青冢,裘马王孙不惮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醉荷筒泛绿潮,吴姬歌舞笑相邀。
风飘轻袂香初冷,雨褪残妆魂未招。
潭比薛涛花作岸,坡连苏小玉为桥。
猿啼巫峡青青冢,裘马王孙不惮遥。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陶醉在荷花的盛景中,随着绿潮轻轻荡漾,吴地的女子们歌舞相邀,欢笑声不断。
微风吹拂,轻纱袂带的香气渐渐冷却,细雨中她们的妆容已然褪去,心中的灵魂却仍未归来。
潭水如薛涛的花一般清澈,岸边如同苏小小的桥梁一样美丽。
猿声在巫峡间回荡,远方的王孙骑马而来,毫不在意这段遥远的路程。

注释:

  • 荷筒:指盛装荷花的筒子,这里暗指荷花。
  • 吴姬:指吴地的美女,常用来代指歌舞之人。
  • 轻袂:轻盈的衣袖。
  • 香初冷:香气渐渐变得清冷。
  • 雨褪残妆:雨打湿了妆容,导致妆容褪去。
  • :潭水,水面平静如镜。
  • 薛涛:唐代女诗人,因其才华与美貌而闻名,常与花相提并论。
  • 苏小:指苏小小,古代著名女子,常被描绘为美丽而才情出众。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于描写山野的幽静。
  • 裘马王孙:王孙指的是贵族的子弟,裘马则指代豪华的马车和衣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简耀,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感情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上常带有抒情的特点。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游玩湖泊时创作,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内心的孤寂与思念,通过自然意象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的“曾醉荷筒泛绿潮”,不仅描绘了荷花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作者曾经的欢愉与陶醉。紧接着,吴地女子的“歌舞笑相邀”,让人感受到一幅热闹欢快的场景,但随后的“风飘轻袂香初冷,雨褪残妆魂未招”则将气氛转向一种清冷的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消逝。

诗中对潭水和坡地的描绘,通过“潭比薛涛花作岸,坡连苏小玉为桥”的比喻,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显示出诗人对优秀女性的推崇。而最后两句通过猿啼与王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虽有豪华的生活,但内心的孤独和追求却依然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展现了明代诗人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醉荷筒泛绿潮:回忆过去陶醉于荷花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2. 吴姬歌舞笑相邀:描绘了热闹的场景,体现出生活的欢愉。
  3. 风飘轻袂香初冷:描绘环境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寂。
  4. 雨褪残妆魂未招:细雨的到来让美丽的妆容褪去,象征着青春的逝去。
  5. 潭比薛涛花作岸:通过比喻,突显了潭水清澈与美丽的自然景观。
  6. 坡连苏小玉为桥:表达了对才女的赞美,进一步丰富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7. 猿啼巫峡青青冢:猿声在山峡间回荡,增添了诗的幽静与神秘感。
  8. 裘马王孙不惮遥:强调了王孙的高贵与远道而来的不易,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潭比薛涛花作岸”,将潭水比作薛涛的花,增添了诗意。
  • 拟人:如“魂未招”,将灵魂拟人化,表达对往昔的追念。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孤独与追求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好、纯洁的事物。
  • 吴姬:代表才华与美貌的女性。
  • 猿啼: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象征宁静与美丽的环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姬”指的是哪类人物?

    • A. 武将
    • B. 美女
    • C. 商人
    • D. 学者
  2. “潭比薛涛花作岸”意图表达什么?

    • A. 潭水的清澈
    • B. 花的繁盛
    • C. 诗人的孤独
    • D. 对美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猿啼”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简耀的《梅坳题石 其一》更加注重自然景观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的琐碎。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