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 吊齐女》
时间: 2025-01-17 09:13: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语花 吊齐女
作者:沈湘云 〔清代〕
晴岚窈窕,绣岭周遮,一带残阳浅。
荒坟草掩。行楸外不见吴宫人面。
鸟啼花晚。抛残了画裙罗扇。
秋到也,凋尽白杨,未觉悲风减。
孤魄羁留谁管。算嫁女和戎,琵琶合传。
一声低唤。滴椒酒顿首深深拜奠。
邮亭旅馆。料死后芳魂同怨。
只他年,寒食清明,谁把湘云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场景,晴空中有轻雾,绣岭被薄雾遮盖,残阳映照着大地。荒坟被草木掩盖,走在行楸树下看不到吴宫的女子。鸟儿在花丛中啼叫,夜色渐深,昔日的华丽衣裙和扇子都已被抛弃。秋天来临,白杨树也已凋零,悲风似乎已减弱。孤魂漂泊,谁来关心?想当年嫁女时的盛况,琵琶声中传来低唤。滴下的椒酒,深深鞠躬祭奠。旅馆的邮亭,想来死后芳魂会同样怨恨。只希望在寒食和清明的节日,有谁来悼念湘云。
注释
- 晴岚:晴天的雾霭,形容天气清新。
- 绣岭:绣成的山岭,指青山。
- 吴宫人:指代古代吴国的美女,象征失去的美好。
- 琵琶合传:形容乐器的合奏,传达情感。
- 椒酒:一种用辣椒调制的酒,古时常用作祭奠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湘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认为是才情出众的女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解语花 吊齐女》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在此时通过诗歌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解语花 吊齐女》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晴岚窈窕”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画面,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随着诗意的发展,荒坟和草木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还暗示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在诗中,诗人提到的“吴宫人面”象征着逝去的青春与美丽,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接着,鸟啼花晚的意象则加深了孤独感,抛弃的画裙和罗扇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流逝,令人感怀不已。
“孤魄羁留谁管”一句,引发了对人生孤独的深思,诗人感叹在繁华背后,谁能真正理解那份孤独与失落。琵琶的声音和滴椒酒的祭奠,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逝去岁月的感伤与追悔。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晴岚窈窕:描绘晴朗的秋日,营造宁静之感。
- 绣岭周遮,一带残阳浅:进一步丰富画面,展现自然之美。
- 荒坟草掩:暗示生命的逝去与被遗忘。
- 行楸外不见吴宫人面:表达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 鸟啼花晚:夜色渐深,带来孤独与沉思。
- 抛残了画裙罗扇:象征过往华丽生活的终结。
- 秋到也,凋尽白杨:自然的变化映射人事的无常。
- 未觉悲风减:尽管悲伤,似乎风声已减,暗示一种淡然。
- 孤魄羁留谁管:孤独的灵魂无人问津,感叹人生的孤寂。
- 算嫁女和戎,琵琶合传:回忆起往昔的欢乐,琵琶声中显露出愁绪。
- 一声低唤:轻声呼唤,表现出对往事的依恋。
- 滴椒酒顿首深深拜奠:用酒祭奠,表现对逝去的追忆与尊重。
- 邮亭旅馆:隐喻流浪与无定所,表达心灵的漂泊。
- 料死后芳魂同怨:对未来的悲观预测,怀念与怨恨交织。
- 只他年,寒食清明,谁把湘云唁:结尾反问,表达对未来追悼者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晴岚窈窕”比喻自然的美丽。
- 拟人:如“孤魄羁留谁管”,赋予孤魂以人性。
- 对仗:如“抛残了画裙罗扇”,使诗句更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对人生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诗人在对秋天的描写中,融入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岚:象征晴朗而宁静的心境。
- 荒坟: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吴宫人:象征失去的青春与美好。
- 琵琶:象征过往的欢乐与情感的传承。
- 椒酒:象征祭奠与追忆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宫人”象征什么? A. 失去的青春
B. 自然的美
C. 友情的重聚
D. 战争的胜利 -
“滴椒酒顿首深深拜奠”中,诗人用酒祭奠的是谁? A. 自己
B. 美好的回忆
C. 逝去的亲人
D. 朋友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幽默
B. 悲伤与怀念
C. 欢快
D. 轻松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武陵春》:同样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思考与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色反映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沈湘云 vs. 李清照:两位女诗人均在作品中表现出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但沈湘云更侧重于对人生孤独的反思,而李清照则多关注爱情的失落与追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