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句》
作者:崔公达 〔唐代〕
看花独不语,裴回双泪潸。君今远戍在何处,遣妾秋来长望天。
白话文翻译:
看着花儿我默默无言,眼泪流淌如雨。你如今在远方戍守,秋天来临我只能长久地仰望天空。
注释:
- 看花:指看花的情景,表达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 独不语:独自静默,不说话,表露了内心的愁苦。
- 裴回:徘徊、踱步,形容因思念而不知所措的样子。
- 双泪潸:双眼泪水流淌,形容悲伤的情绪。
- 君今:指“你”,在这里特指远戍的恋人或丈夫。
- 远戍:远方守卫,指军人或戍边的身份。
- 遣妾:遣送妾侍,表明身份和地位。
- 秋来长望天:秋天来临时,长久地仰望天空,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公达,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诗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花的观察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以及在离别中产生的孤独和惆怅。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思念与孤独的交织。首句“看花独不语”直入主题,花的美丽与诗人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内心的苦闷。接下来的“裴回双泪潸”,不仅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泪水涟涟的情景,更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双泪”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双重矛盾:既有对花的喜悦,又有对离别的伤感。
“君今远戍在何处”则将思念的对象明确为远方的恋人,诗人对恋人的关心和对其身处何地的惦念跃然纸上。最后一句“遣妾秋来长望天”,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情境下,面对浩瀚的天空,内心的无奈与希望交织。这种情感的表现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读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孤独而深切的思念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花独不语:通过看花来引出情绪,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裴回双泪潸:描写因思念而流泪的状态,体现诗人的情感非常深厚。
- 君今远戍在何处:对远方恋人的关心,体现出对关系的重视。
- 遣妾秋来长望天:秋天的到来使思念更加深重,长久地仰望天空象征着无尽的等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花的凋零,增加情感深度。
- 拟人:赋予花以情感,使其成为思念的寄托。
- 对仗:如“长望天”与“远戍”,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等待,反映了离别带来的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寓意思念的情感。
- 泪:表达悲伤与思念,暗示内心的愁苦。
- 天空:象征宽广与无垠,寄托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崔公达
-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君今远戍在何处”在表达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思念
- C. 喜悦
-
“独不语”中的“独”字指的是什么?
- A. 孤单
- B. 寂寞
- C. 轻松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长恨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句》均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倾向于自我陶醉,后者则是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
- 《长恨歌》中对爱情的描写同样深刻,表现了爱情的悲欢离合,与本诗的思念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