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公岭》

时间: 2024-12-29 18:18:29

九折刺史坂,七擒丞相桥。

沉黎汉原古,严道蜀关遥。

策马冰槽滑,乘橇雪泞消。

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折刺史坂,七擒丞相桥。
沉黎汉原古,严道蜀关遥。
策马冰槽滑,乘橇雪泞消。
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谣。

白话文翻译

在九折的刺史坂上,经过七擒丞相的桥。
沉沉的黎汉原野古老而悠远,严道的蜀关遥不可及。
策马驰骋,冰面滑腻;乘坐雪橇,雪水已然消融。
我再次经过此地,感慨万千,吟唱起长长的歌谣。

注释

  • 九折刺史坂:指蜀道的险峻地势,因其蜿蜒曲折而得名。
  • 七擒丞相桥:典指诸葛亮的智勇,成语“七擒七纵”常用来形容对敌的策略。
  • 沉黎汉原:黎汉原是古代蜀地的一片广袤的原野,暗示历史的悠久。
  • 严道蜀关:严道是古蜀道的一部分,蜀关指的是蜀地的关隘,象征着险阻。
  • 策马冰槽滑:骑马在冰面上行走,暗指环境的艰难。
  • 乘橇雪泞消:乘坐雪橇,雪已开始融化,春意渐浓。
  • 感慨一长谣: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借歌谣抒发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震之,号止庵,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以其诗文见长。他在明代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大相公岭》创作于杨慎的游历之中,诗中描绘了蜀道的险峻与自然的壮丽,蕴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诗歌表达了他对古蜀地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诗歌鉴赏

《大相公岭》是一首描绘蜀道险峻与自然景观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九折刺史坂”引入,便让人感受到蜀道的险峻与复杂,刺史坂的九折回环仿佛在诉说着无数过客的艰辛与奋发。接着提及“七擒丞相桥”,更是将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智慧与勇气融入诗中,形成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沉黎汉原古,严道蜀关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诗人在“策马冰槽滑,乘橇雪泞消”中,描绘了自己在严酷环境中行走的情景,凸显出旅途的艰辛与生命的挑战。

最后一句“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谣”,将前面的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表达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使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达到高潮。通过对蜀道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折刺史坂:蜀道的曲折,展示了险峻的地形。
  2. 七擒丞相桥:指代历史人物的智慧,增强了诗的历史厚度。
  3. 沉黎汉原古:强调历史的古老与广袤,增加诗的沉重感。
  4. 严道蜀关遥:描绘了蜀道的遥远与艰难,表现出旅途的孤独。
  5. 策马冰槽滑:强调行进的困难,表现出对自然的无奈。
  6. 乘橇雪泞消:展现春回大地,暗示时间的流逝。
  7. 我行再经此: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
  8. 感慨一长谣:用长谣来抒发情感,形成情感的宣泄。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比如“九折刺史坂,七擒丞相桥”。
  • 隐喻:用自然景象隐喻人生旅途的艰辛,增强了诗的深度。
  • 夸张:对自然的描绘常带有夸张成分,使景象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蜀道险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命艰辛的感悟。诗人在行走中思考,最后形成了对过往的深刻感慨,反映了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刺史坂:象征政治与权力的险峻。
  • 丞相桥:代表智谋与权谋的历史人物。
  • 黎汉原:象征历史的深厚与悠久。
  • 蜀关:象征险阻与挑战。
  • 冰槽:象征旅途的艰难。
  • 雪泞: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折刺史坂”象征着什么?

    • A. 风景优美
    • B. 政治权力的险峻
    • C. 经济繁荣
    • D. 人生的顺利
  2. “七擒丞相桥”中的丞相是指谁?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刘备
    • D. 孙权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 A. 幸福
    • B. 感慨
    • C. 忧伤
    • D. 生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蜀道难》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的《蜀道难》同样描绘了蜀道的艰险,但更侧重于对困苦的直接描述与情感的宣泄,而杨慎的《大相公岭》则在描写中更注重历史的回顾与感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李白的豪放与杨慎的沉思,展现了不同的文学气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