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上姮娥遥解意,
偏教月向踏歌明。
共待山头明月上,
照君行棹出长川。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上的嫦娥遥远地传达着她的心意,
偏偏让明月照耀着欢歌起舞的场景。
我们共同期待山头的明月升起,
照亮你划船出发的长河。
注释:
字词注释:
- 姮娥:嫦娥,传说中的月亮女神。
- 踏歌:指边走边唱,表达欢快的心情。
- 行棹:划船的动作,棹为船桨。
- 长川:长河,指宽广的水面。
典故解析:
- 嫦娥:源于《山海经》和《楚辞》,她因服用不死药而飞往月宫,象征着孤独与美丽。
- 明月: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代表思念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谔,唐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月亮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月夜,诗人可能在舟中,思念远方的友人,借用月亮的光辉传递情意。
诗歌鉴赏:
这首《句》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刻的期待。首句“天上姮娥遥解意”中,嫦娥作为月亮的象征,传达着一种遥远而深邃的情感。诗人通过嫦娥的意象,引入了对月亮的向往,表现出他渴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感。第二句“偏教月向踏歌明”则表现了在月光下歌唱的愉悦,体现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共待山头明月上,照君行棹出长川”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航行的祝福与思念。诗人在此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意境,仿佛在等待与友人团聚的美好时刻。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孤独的情感,又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上姮娥遥解意:指嫦娥在天上,心意虽远,但却能感受到。
- 偏教月向踏歌明:月光下的欢歌笑语,意在表现欢乐的气氛。
- 共待山头明月上:期待与友人在明月下相聚。
- 照君行棹出长川:明月将照亮友人出发的长河,寓意美好的旅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作月亮,象征着美丽与孤独。
- 拟人:月亮被赋予了情感,能“解意”。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借助月亮的意象,传达了孤独中对美好团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思念。
- 嫦娥:代表孤独与美丽。
- 长川:象征旅途与人生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 A. 嫦娥
- B. 西王母
- C. 观音
- D. 伏羲
-
诗中“共待山头明月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怀念
- C. 期待
- D. 忧伤
-
诗中使用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花
- B. 月亮
- C. 风
- D. 雨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张谔的《句》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强调对家乡的思念。两者都以月亮为意象,但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体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