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 其八》

时间: 2025-01-17 09:41:06

昔闻昆山禾,结实大如黍。

一食能疗饥,再餐可轻举。

大和溢肌发,含真逐仙侣。

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

苍箓手共开,金册笑相旅。

后皇降嘉种,宁遣同宿莽。

杲杲晨出日,祁祁载阴雨。

煦被非一朝,长此千万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闻昆山禾,结实大如黍。
一食能疗饥,再餐可轻举。
大和溢肌发,含真逐仙侣。
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
苍箓手共开,金册笑相旅。
后皇降嘉种,宁遣同宿莽。
杲杲晨出日,祁祁载阴雨。
煦被非一朝,长此千万古。

白话文翻译:

我曾听说昆山的禾苗,结出的果实大得像黍米。
一次食用就能解饿,再吃一餐便能轻松起身。
大和的气息充盈肌肤,蕴含真理追随仙侣。
我左望东华君,右招西王母。
苍色的经文共同开启,金册中笑着互相交流。
后来的皇帝赐下美好的种子,难道愿意让它与荒草同宿?
明亮的阳光从晨曦中升起,绵绵细雨伴随阴云。
温暖的被褥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延续于千万古岁月。

注释:

字词注释

  • 昆山禾:昆山所产的禾苗,象征着丰收。
  • :一种谷物,常用来指代丰收的象征。
  • 东华君:道教神仙,象征着长生不老。
  • 西王母:道教女神,掌管长生和仙药。
  • 苍箓:道教经文或法器,象征着神秘和智慧。
  • 金册:象征着神圣的记录,类似于命运的册子。

典故解析

  • 东华君与西王母:在古代道教文化中,东华君和西王母是重要的仙人,常被描绘为长生不老和传授仙法的象征。
  • 后皇降嘉种:这里提到的“后皇”可能是指古时的皇帝,代表着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翰,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富有哲理的诗歌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创作背景: 《拟古九首》是胡翰的一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丰收和长生的向往。在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常通过诗歌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昆山禾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与长生的向往。诗中的禾苗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富饶,更隐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对禾苗的描写,引出后面的仙人形象,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与向往。通过对东华君和西王母的呼唤,诗人寄托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追随。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情感深沉,既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也彰显了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和谐的氛围,给人一种身心俱悦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闻昆山禾:开篇即点出主题,昆山禾作为丰收的象征,引入下文。
  • 一食能疗饥,再餐可轻举:强调禾苗的果实不仅能解饥,还能带来轻松,寓意生活富足。
  • 大和溢肌发,含真逐仙侣: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与对仙界的向往。
  • 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诗人渴望与仙人相会,追求长生不老。
  • 苍箓手共开,金册笑相旅:道教文化的象征,表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后皇降嘉种,宁遣同宿莽:指出美好的种子应与荒草分开,暗含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杲杲晨出日,祁祁载阴雨: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 煦被非一朝,长此千万古:强调温暖与和谐的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延续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禾苗比作丰收的象征,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使诗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仙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山禾: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生活。
  • 仙侣:象征追求理想与长生的愿望。
  • 东华君与西王母:象征道教文化中的长生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山禾”象征什么? A. 战争
    B. 丰收
    C. 旅行
    D. 友情

  2. “东华君”与“西王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不老
    C. 自然
    D. 爱情

  3. 诗中提到的“苍箓”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经文
    B. 农业工具
    C. 书籍
    D. 神话传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李白的诗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其风格更为奔放、豪放;而胡翰的诗则显得更加含蓄和内敛,体现了元代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胡翰研究》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