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荔枝》

时间: 2025-01-01 18:00:47

岭外欣逢十八娘,朝霞为染茜罗裳。

饶他庐橘何堪敌,妒煞杨桃未肯降。

跨粤海,渡潇湘。

平生何处是家乡。

芙蓉国里花如锦,终欠南风一缕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荔枝
作者: 朱帆 〔近代〕

岭外欣逢十八娘,
朝霞为染茜罗裳。
饶他庐橘何堪敌,
妒煞杨桃未肯降。
跨粤海,渡潇湘。
平生何处是家乡。
芙蓉国里花如锦,
终欠南风一缕香。


白话文翻译:

在岭外我欣然遇见了美丽的十八娘,
她的红色衣裳仿佛被朝霞染红。
即使庐橘再美又怎能与她相比,
那妒忌的杨桃也不愿屈服于她。
我跨越粤海,渡过潇湘,
却不知道平生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在芙蓉国里,花朵如锦绣般绚丽,
但终究缺少南风送来的那一缕芳香。


注释:

  • 岭外:指岭南地区,特指广东一带。
  • 十八娘: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或特指某个历史或文学人物。
  • 庐橘:一种橘子,通常指的是优质的橘子。
  • 杨桃:一种水果,因其外形和味道而著称。
  • 粤海:指广东海域。
  • 潇湘:指湘江,主要流经湖南。
  • 芙蓉国:指湖南,因盛产芙蓉花而得名。

典故解析:

  • “芙蓉国”常用来指代湖南,因湖南有“芙蓉出水”的美称。
  • “十八娘”可能源于某个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具体不详,但在古诗中常用以描绘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帆(近代)是一位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情的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鹧鸪天 荔枝》创作于近代,反映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归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鹧鸪天 荔枝》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和浓厚情感的作品。诗的开头通过“岭外欣逢十八娘”引入美丽的女子,这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描绘朝霞下的女子衣裳,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借用“庐橘”和“杨桃”来对比,暗示美丽的事物往往会引来嫉妒和竞争。

“跨粤海,渡潇湘”的句子则表现出诗人游历的心境,仿佛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感。然而“平生何处是家乡”一语,则将这种游历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芙蓉国里花如锦,终欠南风一缕香”则以芙蓉花的美丽对比了内心的失落,表达了对故乡风情的怀念和对温暖情感的渴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美、对故乡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岭外欣逢十八娘:在岭外我欣然遇见美丽的十八娘。
  2. 朝霞为染茜罗裳:她的红色衣裳仿佛被朝霞染红。
  3. 饶他庐橘何堪敌:即使庐橘再美又怎能与她相比。
  4. 妒煞杨桃未肯降:那妒忌的杨桃也不愿屈服于她。
  5. 跨粤海,渡潇湘:我跨越粤海,渡过潇湘。
  6. 平生何处是家乡:却不知道平生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7. 芙蓉国里花如锦:在芙蓉国里,花朵如锦绣般绚丽。
  8. 终欠南风一缕香:但终究缺少南风送来的那一缕芳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霞为染茜罗裳”,将自然现象与人物形象结合。
  • 对仗:如“跨粤海,渡潇湘”,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夸张:如“妒煞杨桃”,表现了对美的强烈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人生归属感的探讨。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岭外: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旅程。
  • 十八娘:象征着美丽和青春。
  • 庐橘、杨桃:象征着自然的美与竞争。
  • 芙蓉国:象征故乡与温暖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岭外欣逢十八娘”中的“十八娘”是指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个美丽的女子
    C. 一座山

  2. 诗中“跨粤海,渡潇湘”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孤独与思乡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提到的“芙蓉国”主要指哪个地方? A. 广东
    B. 湖南
    C. 福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同样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静夜思》 by 李白:以月亮引发的乡愁。

诗词对比:

  • 《鹧鸪天 荔枝》《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与人情,而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朱帆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研究
  • 诗词中意象与情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