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对酒行》
时间: 2024-09-19 21:31: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白话文翻译:
夜晚静坐,不厌倦湖上的月光;白天行走,不厌倦湖边的山景。眼前的美酒又已满杯,心中的万般事务都显得无关紧要。主人拥有百余石的黍米,几斗浊酒也不应吝惜。现在我们相对而坐,尽情欢乐,别后的相思又有何益?茱萸湾头的归路遥远,愿你暂且留宿在黄公家。如此美景若不让人沉醉,岂不辜负了东园的花朵?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厌:不感到厌倦。
- 尊:酒杯。
- 长满:指酒杯斟满。
- 等闲:平常,无关紧要。
- 黍:一种粮食作物。
- 浊醪:浊酒。
- 赊:遥远。
- 参差:不整齐,这里指不完美。
典故解析:
- 茱萸湾:可能指一个地名,具体典故不详。
- 黄公家:可能指一个友人的家,具体典故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感为主。此诗可能是在湖边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湖边,作者与友人共饮时所作,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湖光山色为背景,通过对夜晚和白天的不同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诗中“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友情的抒发,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夜晚静坐,不厌倦湖上的月光;白天行走,不厌倦湖边的山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 “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眼前的美酒又已满杯,心中的万般事务都显得无关紧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主人拥有百余石的黍米,几斗浊酒也不应吝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现在我们相对而坐,尽情欢乐,别后的相思又有何益?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
-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茱萸湾头的归路遥远,愿你暂且留宿在黄公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挽留。
-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如此美景若不让人沉醉,岂不辜负了东园的花朵?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中的“不厌”比喻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 对仗:“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中的“夜坐”与“昼行”,“湖上月”与“湖上山”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对美景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上月:夜晚的湖上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
- 湖上山:白天的湖边山景,象征自然与生机。
- 一尊:酒杯,象征友情与欢乐。
- 黍:粮食,象征富足与慷慨。
- 浊醪:浊酒,象征朴实与真诚。
- 茱萸湾:地名,象征离别与遥远。
- 黄公家:友人家,象征友情与挽留。
- 东园花:花园中的花朵,象征美景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坐不厌湖上月”中的“不厌”是什么意思? A. 不感到厌倦 B. 不喜欢 C. 不满足 D. 不在乎
- 诗中“主人有黍百馀石”中的“黍”是指什么? A. 一种粮食作物 B. 一种酒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 诗中“风光若此人不醉”中的“风光”是指什么? A. 风景 B. 风光 C. 风俗 D. 风格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月下独酌》:通过对月饮酒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张谓的《湖上对酒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张谓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张谓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