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秋歌二首》

时间: 2025-01-09 00:26:45

凉风夜中来,白露凝如玉。

不敢拭清砧,捣衣乱心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夜秋歌二首
作者: 于慎行

凉风夜中来,白露凝如玉。
不敢拭清砧,捣衣乱心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夜晚凉风徐来,白露凝结得像玉一样晶莹。诗人因为心中烦乱,不敢去擦拭清晨的砧板,担心会打扰到捣衣的心曲。

注释:

字词注释:

  • 凉风:凉爽的风,表示秋天的气息。
  • 白露:秋季的露水,清晨时分凝结在植物上的露珠,形容其洁白如玉。
  • 清砧:指砧板,通常用于打磨食物。
  • 捣衣:指用捣衣杵敲打衣物,暗喻心情的烦乱。

典故解析:

  • “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诗中提及白露有助于营造出一种季节的氛围。
  • “心曲”可以引申为内心的情感或思绪,结合捣衣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景抒情,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正值白露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复杂情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子夜秋歌》以其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烦乱。凉风与白露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白露凝如玉”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秋天的美丽与清冷,而“不敢拭清砧,捣衣乱心曲”则表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无奈与矛盾。诗人在宁静的氛围中感受到心灵的骚动,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风夜中来:夜晚的凉风轻轻吹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2. 白露凝如玉:白露的晶莹剔透如同美玉,强调了秋季的特征和自然的美丽。
  3. 不敢拭清砧:诗人因心中烦乱,不敢去擦拭砧板,表现出一种不安与忐忑。
  4. 捣衣乱心曲:捣衣的动作与心中乱曲相对,暗示内心复杂的情感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白露凝如玉”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露水的美丽。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前后句意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心情与动作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烦乱,反映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清凉与孤寂。
  • 白露: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反映了自然的清新。
  • 清砧:代表着日常生活的平静与简单。
  • 捣衣:象征着内心的烦乱与情感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露”是指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人为何不敢去擦拭“清砧”? a) 害怕弄坏
    b) 心中烦乱
    c) 不想吃东西
    d) 想保持安静

  3. 诗中的“凉风”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悲伤
    c) 清冷
    d) 兴奋

答案:

  1. c) 秋天
  2. b) 心中烦乱
  3. c) 清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其主题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于慎行的《子夜秋歌》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矛盾。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均呈现出秋天的特点,却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