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为王彦博尚书寿》
时间: 2024-09-19 20:43: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为王彦博尚书寿
佳气葱葱,喜事重重,福禄鼎来。
记秋官重任,去年显擢,春闱宠渥,今岁安排。
寿算绵绵,班资衮衮,逦相随到上台。
人都道,不调和鼎,岂尽其才。
眉间阴德纹开,应只为惟刑之恤哉。
看门闾高大,堪容驷马,儿孙昌盛,已种三槐。
唤起琼姬,满斟玉露,官事无多且放怀。
年年醉,对春回柳眼,雪晕梅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气息和庆祝王彦博尚书寿辰的喜悦场景。诗中提到王彦博在去年得到了重用,在春季科举中获得了荣宠,今年的安排也非常得体。诗人祝愿他的寿命绵长,官场中的地位显赫,周围的人都认为他在位时不会让人失望,才华得到充分发挥。诗人提到王彦博的德行,暗示他在治理国家时应以宽厚仁慈为主。接着描绘了王彦博的家门宽大,车马成群,儿孙繁盛,已经种下了三棵槐树,象征着子孙兴旺。最后,诗人呼唤美丽的女子,举杯畅饮,享受官场上少有的闲暇时光,年年沉醉于春天的美丽,感受梅花的清香。
注释
- 佳气葱葱:形容春天的气候宜人,万物复苏的景象。
- 福禄鼎来:象征幸福和富贵的到来。
- 秋官重任:指的是在秋季担任重要官职。
- 班资衮衮:班列的官员层级高显,意指官职显赫。
- 不调和鼎:比喻不让人失望,意指治理得当。
- 三槐:槐树通常象征着子孙繁盛,三槐表示子孙成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野,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豪放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写景为主,常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祝寿王彦博而作,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其官场生涯的赞美。王彦博在当时的政坛上具有一定的威望,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期待。
诗歌鉴赏
《沁园春 为王彦博尚书寿》是一首以祝寿为主题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气息和王彦博的显赫地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祝福。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的诚挚情感。
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佳气葱葱”指代春天的美好,而“福禄鼎来”则象征着幸福和荣华。在描写王彦博的仕途时,诗人提到了他的“显擢”和“宠渥”,这不仅展现了王彦博的才华与能力,也反映了社会对贤能之士的期待。
另外,诗中的“眉间阴德纹开”暗示了王彦博在治理国家时的仁德,表现出对其治国理政的期望与支持。这种对德行的强调,体现了诗人在祝寿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
最后,结尾几句“年年醉,对春回柳眼,雪晕梅腮”以优美的意象结束,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春意和生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气葱葱,喜事重重,福禄鼎来。
描述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喜庆的事情接连而至,象征着幸福与富贵的降临。 -
记秋官重任,去年显擢,春闱宠渥,今岁安排。
提到王彦博去年获得了重要职位,春季科举中受到宠爱,今年的安排也非常得体。 -
寿算绵绵,班资衮衮,逦相随到上台。
祝愿他的寿命长久,官位显赫,周围的人都围绕他,象征着尊敬与重视。 -
人都道,不调和鼎,岂尽其才。
大家都认为他在位期间不会让人失望,才华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
眉间阴德纹开,应只为惟刑之恤哉。
暗示王彦博的德行,治理国家应以宽厚仁慈为主。 -
看门闾高大,堪容驷马,儿孙昌盛,已种三槐。
描绘王彦博家门宽大,车马成群,象征着儿孙繁荣。 -
唤起琼姬,满斟玉露,官事无多且放怀。
召唤美丽的女子,畅饮美酒,享受官场上难得的闲暇。 -
年年醉,对春回柳眼,雪晕梅腮。
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沉醉和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春天比作美好的气氛,暗示着生活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槐树”象征子孙繁盛,传达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祝寿为主旨,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王彦博的显赫地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德行与才华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气: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福禄:象征着幸福与富贵。
- 三槐:象征着子孙繁盛。
- 琼姬:象征着美好与快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沁园春 为王彦博尚书寿》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祝寿
C. 个人经历
D. 战争 -
诗中提到的“三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子孙繁盛
C. 官职
D. 美德 -
“佳气葱葱”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果实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展现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描绘。
诗词对比
- 张野的《沁园春 为王彦博尚书寿》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祝寿与友情,后者则强调及时行乐与人生短暂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张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