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时间: 2025-01-19 21:36: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作者: 卢挚〔元代〕
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
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
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
谁将瑶瑟托湘娥。
颖客播弦歌。
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
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开头问东风,是否像早春时节的洞庭湖波光粼粼。东风好似催促江边的梅花绽放,柳树摇曳生姿。远远地能看见玉阶上的鹓鹭,面对春天的阳光和郁郁葱葱的绿树。云间的欢快声响,仿佛要把雪后的蓬草也唤醒。是谁把瑶瑟交给了湘娥?才子们在此弹奏乐曲。执法的将军在明亮的寿星旁,春天的气息顿时浓厚。衡山的君子也能高歌三声,双重的乐音交融成和谐的春曲。如此的太平盛世,依旧可以感受到山河的宏伟。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洞庭波:指洞庭湖的波浪,象征景色的美丽。
- 梅妆的皪:梅花盛开的样子。
- 柳态婆娑:形容柳树摇曳的姿态。
- 玉墀鹓鹭:玉阶上栖息的鹓鹭,象征高雅和美好。
- 青阳绿禁:春天的阳光和绿树。
- 瑶瑟:一种古代乐器,象征音乐和文化。
- 湘娥:指湘江的女神,代表美丽的女性。
- 寿星: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星,象征长寿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挚,元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词写于元代德六年正旦,正值新年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词的开头通过问东风,巧妙设问,引导读者进入春天的气氛。接着,诗人用“梅妆的皪”和“柳态婆娑”细腻描绘江边的自然风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远处的“玉墀鹓鹭”,则传达出一种高雅与宁静的意境,与春天的繁华形成对比。
同时,诗中提及的“瑶瑟”和“湘娥”,则将音乐与美丽的女性形象结合,突显了文化的氛围。整首词的情感在描绘自然美与人文美之间穿梭,最终升华到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安定繁荣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东风何似:以问句开头,设定基调,体现对春天的期待。
- 早吹绿洞庭波:描绘春风吹拂湖面的美景,象征着生机。
- 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春风催促梅花和柳树的生长,体现春天的气息。
- 遥知玉墀鹓鹭:远远看见高雅的鹓鹭,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欢动云间阊阖:云间的声音活泼,展现出春天的欢快气氛。
- 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最后以“升平”之意,表达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何似”将春风与希望相联系。
- 拟人:如“柳态婆娑”,赋予柳树生命。
- 对仗:整首词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技巧,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祝愿。
意象分析:
- 东风: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梅花与柳树:象征春天的到来与青春活力。
- 鹓鹭:高雅与理想的象征。
- 瑶瑟:文化与艺术的象征,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夏天
-
“瑶瑟”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战斗
- B. 音乐与文化
- C. 懒惰
- D. 贫穷
-
诗中提到的“玉墀鹓鹭”象征的是?
- A. 普通人
- B. 高雅与美好
- C. 贫穷与困苦
- D. 战争与冲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本词的共同点在于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结合了人文情感与社会理想。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汇集元代诗人作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
- 《中国古典文学大辞典》:提供诗词的详细解释和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