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引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01:12

晓鉴燕脂拂紫绵。

未忺梳掠髻云偏。

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

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思引 其二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晓鉴燕脂拂紫绵。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镜子映照着红色的脂粉,轻轻拂动着紫色的绵绸。尚未整理好的发髻微微偏斜。阳光高照,人迹稀少,水面上袅袅的烟雾轻轻飘荡。春天已老,菖蒲花尚未开放,漫长的路途使得鱼雁的信件难以传递。无端的风絮,飘落在绣床的边缘。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鉴: 清晨的镜子,表示早晨的景象。
  • 燕脂: 一种红色的化妆品。
  • 紫绵: 紫色的绸缎。
  • 未忺: 尚未梳理好。
  • : 发髻,女子的发型。
  • 沈水: 水面,指水中的倒影。
  • 袅残烟: 轻柔的烟雾。
  • 春老: 春天已经过去。
  • 菖蒲: 一种水生植物,象征清明。
  • 鱼雁: 比喻书信。
  • 无端: 毫无理由。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鱼雁”常用作信件往来的象征,体现了思念之情和信息传递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去华,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描写情感,尤其是相思之情,风格细腻,音韵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情感思念之际,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与孤独之感。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与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诗歌鉴赏:

《相思引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开篇以“晓鉴燕脂拂紫绵”描绘出清晨的美丽景象,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仿佛能感受到那一缕温柔的晨光与清新的空气。接着,诗人通过“未忺梳掠髻云偏”描绘出女子尚未整理好的发髻,暗示着她的惦念与心事,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而“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感,阳光高照,周围却显得格外寂静,水面上轻烟袅袅,似乎在映衬着诗人的孤独与思念。“春老菖蒲花未著”一句,春天已经过去,菖蒲花还未开放,暗喻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无果,愈发让人感到无奈。

最后,诗人用“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收尾,风絮无缘无故地飘落,象征着思念的无处不在与难以言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极致的相思之苦,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鉴燕脂拂紫绵: 清晨,镜子映照出红色的脂粉,轻轻拂动着紫色的绸缎,描绘出晨光下的女子妆容。
  • 未忺梳掠髻云偏: 女子的发髻尚未整理好,微微偏斜,暗示她心情的烦乱与思念。
  • 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阳光高照,周围的人都很安静,水面上轻烟袅袅,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寂静的环境。
  • 春老菖蒲花未著: 春天已经过去,菖蒲花尚未开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未能实现的期望。
  • 路长鱼雁信难传: 路途遥远,鱼雁的信件难以传递,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与孤独感。
  • 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无端的风絮飘落在绣床边,象征着思念的无处不在与不由自主。

修辞手法:

  • 比喻: “鱼雁”比喻书信,生动形象。
  • 拟人: “残烟”与“风絮”赋予了自然物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日高人静”和“沈水袅残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怀念与内心的矛盾,透过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相思之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光: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燕脂: 美丽与女子的妆容,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魅力。
  • 菖蒲花: 象征着清明与未实现的期望。
  • 鱼雁: 代表书信,传递思念与期待。
  • 风絮: 无端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鉴燕脂拂紫绵”是描绘什么场景的?

    • A. 清晨的风景
    • B. 日落的黄昏
    • C. 夜晚的星空
    • D. 白昼的喧嚣
  2. “春老菖蒲花未著”中,菖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希望
    • B. 失落
    • C. 思念
    • D. 新生
  3. 诗中“无端风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思念
    • C. 期待
    •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柳絮词》

诗词对比: 袁去华的《相思引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相思之苦,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情感,而袁去华则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思念的无奈和孤独。两者都通过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痛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