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23: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作者:苏辙
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
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白话文翻译
在风波平息后,我终于得以西归,街巷里鸟儿和喜鹊的鸣叫使我感到亲切。未成熟的黄粱让我惊醒了梦境,看到彼此的白发让我感到无奈。虽然还留有冬天的味道,但猪肩肉的滋味依旧鲜美,蚕器也应在市上适时出售。乡里的父老为我留存腊酒,不必再唱那忧伤的《式微》诗。怀着印章而漫步,身上仍旧是旧衣服,邸中的文吏对此仍有些犹豫不决。千人上冢,乡关因而动容,五匹马在春雨中踏过,留下了湿润的痕迹。醉酒中跌入车中还未觉醒,路上的破甑又有谁来悲伤呢?西行后,亲友们的欢喜漫溢,早已赋诗给陶渊明,表达归去的情怀。
注释
- 风波:指艰难的经历或波折。
- 黄粱:指黄粱米,古时用来比喻梦境。
- 式微:古代诗歌名,常暗指失落或衰微的情感。
- 豚肩:指猪肩肉,象征美味。
- 蚕器:指养蚕的器具,象征农田的丰收。
- 怀印徒行:手持印章而徒步行走,暗示身份的尴尬。
- 邸中掾史:指官府的文书人员,对作者身份的怀疑。
- 千人上冢:表示乡里的人们对故人的哀悼。
- 五马行春雨:描绘春雨中的行驶,渲染春天气息。
- 醉里坠车:醉酒时发生的意外,暗示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二人并称“苏门四学士”。苏辙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西归的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父老为公留腊酒”则反映了他在乡里受到的尊重和亲切,以及对故乡人情的眷恋。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是一首充满乡愁与人生感悟的佳作。全诗通过描绘归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反思。开头一句“风波定后得西归”,迅速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回归之旅,接着以“鸟鹊喧呼里巷知”描绘了生动的乡村生活,体现出一种熟悉与温暖。
诗中反复提及的食物意象如“豚肩尚有冬深味”,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安慰与满足。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变迁,尤其是“相看白发信乘危”,此句中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岁月的珍惜。最后几句,诗人以醉酒后的无奈与乡友的欢欣相对照,表达了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波定后得西归:经历了风波后,终于可以返回西方的故乡。
- 鸟鹊喧呼里巷知:街道上鸟儿和喜鹊的鸣叫声让我感到亲切。
- 未熟黄粱惊破梦:未成熟的黄粱让我从梦中惊醒。
- 相看白发信乘危:彼此相视,白发让人感受到危机感。
- 豚肩尚有冬深味:虽然时节已过,猪肉的滋味依然美好。
- 蚕器应逢市合时:养蚕的器具正好在市场上出售。
- 父老为公留腊酒:乡里的老人为了我留下腊酒。
- 不须犹唱式微诗:不必再唱那些忧伤的诗歌。
- 怀印徒行尚故衣:手持印章而身穿旧衣,身份的尴尬。
- 邸中掾史见犹疑:官府的文吏对此仍有些怀疑。
- 千人上冢乡关动:乡里的人们因故人上冢而感动。
- 五马行春雨泽随:春雨中五匹马的行走留下了印记。
- 醉里坠车初未觉:醉酒中跌入车中还未觉察。
- 道中破甑复谁悲:路上破甑又有谁来悲伤呢?
- 西行漫遣亲朋喜:西行后亲友们的欢喜漫溢。
- 早赋陶翁归去诗:早已赋诗给陶渊明,表达归去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黄粱”比喻梦境,表达人生的无常。
- 对仗:全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鸟鹊的鸣叫拟人化,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在归乡的旅途中,回忆起过去的种种经历,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对故乡和生活的深厚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波: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黄粱:代表梦境与人生的虚幻。
- 豚肩:象征生活的滋味与富饶。
- 蚕器:象征勤劳与丰收的希望。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腊酒:象征乡情和人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的《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爱情的追忆
- C. 对官场的失望
-
诗中提到的“未熟黄粱”比喻了什么?
- A. 生活的甜蜜
- B. 梦境的破裂
- C. 乡村的宁静
-
作者在诗中对“父老为公留腊酒”的描述,体现了什么?
- A. 乡情的温暖
- B. 生活的困苦
- C. 对故人的怀念
答案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梦境的破裂
- A. 乡情的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战乱后的伤感。
诗词对比
- 苏辙与杜甫:两位诗人在不同经历下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相似,苏辙更显温暖与期待,而杜甫则多了一份沉重与悲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和鉴赏技巧的指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