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僧归金山寺
作者: 马戴 〔唐代〕
原文展示: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白话文翻译:
在金陵的山色中,蝉声急促,秋天即将来临。
远处的寺庙在洲岛上,僧人正渡水归来。
夕阳依偎在岸边渐渐消失,清脆的磬声在潮水中隐约传来。
遥想在禅林下,香炉中的香气在月光中飘散。
注释:
- 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山水景色秀美。
- 蝉急:蝉声急促,暗示夏天的结束。
- 迥寺:远离尘世的寺庙,象征清净。
- 横洲岛:洲岛上有寺庙的景象。
- 归僧:回归寺庙的僧侣,表达出一种归隐的情怀。
- 清磬:寺庙中的磬声,具有宁静的意味。
- 炉香:香炉中的香,表示修行与禅意。
典故解析:
“金山寺”是指金山寺,位于南京,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寺庙。诗中提到的“禅林”与“炉香”则是佛教修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僧侣修行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色及隐逸生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送别一位僧人归寺,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崇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金陵的自然景色,展现了秋天的气息,渗透着淡淡的忧伤与哲理。开篇以“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点出时间的流逝,蝉声的急促似乎在提醒人们夏天的结束与秋天的来临,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远处的寺庙和归来的僧侣,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夕阳、清磬和炉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禅宗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陵山色里:描绘金陵的自然美景,暗示环境的优雅。
- 蝉急向秋分:蝉鸣急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秋天的临近。
- 迥寺横洲岛:远离尘世的寺庙,体现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归僧渡水云:描绘僧人渡水归寺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归隐的情怀。
- 夕阳依岸尽:夕阳下落,暗示一天的结束,生命的无常。
- 清磬隔潮闻:磬声在水潮中回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遥想禅林下:诗人遥望禅林,表达对修行的向往。
- 炉香带月焚:香气在月光中飘散,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蝉声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夕阳“依岸尽”,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中“归僧渡水云”与“夕阳依岸尽”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哲思,以及对僧侣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蝉:象征夏天的结束与时光的流逝。
- 寺庙:象征宁静、清净的修行生活。
- 夕阳:暗示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 清磬:象征禅宗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炉香:代表修行的氛围和对内心世界的净化。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
“蝉急向秋分”中“急”字的意思是?
- A. 急促
- B. 迟缓
- C. 平静
-
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态度是?
- A. 否定
- B. 向往
- C. 忽视
-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 - 苏轼
- 《寻隐者不遇》 - 孟浩然
-
诗词对比:
- 《题西林壁》与《送僧归金山寺》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而马戴则更突出对僧侣修行的描绘。两者虽风格不同,但均为唐代诗人的珍贵作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