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生查子 其五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原文展示:
阿姨骂不瞋,为怕鹦哥骂。
猫儿杀鹦哥,才卜归魂卦。
堂堂灵隐僧,桂子香清夜。
五字万年碑,竟是谁天下。
白话文翻译:
阿姨骂人却不生气,因她害怕鹦哥会骂她。
猫儿杀了鹦哥,才算是卜卦回归的神灵。
堂堂的灵隐寺僧人,桂花的香气在清冷的夜里弥漫。
那五个字的万年碑,到底是谁的天下?
注释:
- 阿姨:此处指代一位女性长辈,可能是家中长辈。
- 骂不瞋:骂人却不生气,显示出一种无奈的态度。
- 鹦哥:鹦鹉,常用来比喻会说话的动物。
- 卜归魂卦:卜卦求得归魂,表明一种对命运的探求。
- 灵隐僧:灵隐寺的僧人,因其名声显赫而被提及。
- 桂子香:桂花的香气,象征着清幽的夜晚。
- 万年碑:指的是一种纪念碑,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典故解析:
“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杭州,历史悠久,常被文人墨客提到。桂花则是中秋时节常见的花卉,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常反映出对社会人情的深刻观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末清初,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出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生查子 其五》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生活中的琐碎与人情的复杂。首联通过阿姨与鹦哥的对话,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奇特的情感,既有无奈又有幽默。接下来,猫儿杀鹦哥的情景更让人联想到命运的不可测,寓意深远。第三联通过灵隐寺的僧人与桂花的香气,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意境,仿佛在诉说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最后一句“竟是谁天下”则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质疑权力与归属,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更在内容上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表现出王夫之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阿姨骂不瞋: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态度,讽刺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 猫儿杀鹦哥:暗示了生活中的意外与命运的无常。
- 堂堂灵隐僧:强调了僧人的庄严与神秘,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 五字万年碑: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质疑真正的权力与归属。
-
修辞手法:
- 对比:阿姨与鹦哥的对比,展示出人性中的幽默与讽刺。
- 拟人:猫儿的行为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趣味性。
- 象征:桂花香气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探讨人性与命运的关系,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鹦哥: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沟通与误解。
- 猫儿: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预测的意外。
- 灵隐僧:代表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思考。
- 桂子香: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阿姨为什么骂却不生气?
- A. 怕鹦哥骂
- B. 怕猫儿杀
- C. 怕别人听见
-
猫儿杀鹦哥象征着什么?
- A. 爱情的结束
- B. 命运的不可测
- C. 友谊的破裂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夫之与李白的作品,前者关注社会人情,后者则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研究》
- 《王夫之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