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寺》

时间: 2025-01-19 17:57:35

散步东山寺,飘飘欲御风。

神閒千偈觉,心静万缘空。

涧水窥潜鲤,天涯没远鸿。

悠然何所寄,乐在忘言中。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东山寺

作者: 陈式琜〔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散步东山寺,飘飘欲御风。
神閒千偈觉,心静万缘空。
涧水窥潜鲤,天涯没远鸿。
悠然何所寄,乐在忘言中。

白话文翻译:

在东山寺中散步,仿佛要随风而起。
心灵悠闲,千般禅意顿时觉醒;
心中宁静,万事万物皆已空灵。
溪水里隐约可见潜游的鲤鱼,
天边的鸿雁已不再遥远。
悠然自得,寄托于何处呢?
乐趣在于那无言的心境中。

注释:

  • 散步: 漫步、闲逛。
  • 飘飘欲御风: 形容心情轻松愉悦,仿佛要随风飞起。
  • 神閒: 心神悠闲,形容心境宁静。
  • 千偈觉: 指千种禅理觉悟。
  • 万缘空: 形容心中万事皆空,无所挂碍。
  • 涧水: 山涧中的水,清澈而明亮。
  • 潜鲤: 隐藏在水中的鲤鱼。
  • 天涯没远鸿: 用“没”字形容鸿雁飞远,不再遥远,表达一种超脱的境界。
  • 悠然: 形容心情安详、自在。
  • 乐在忘言中: 乐趣在于无言的心境,强调一种内心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式琜,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为题材。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崇尚隐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时代背景。东山寺作为一个禅宗圣地,象征着宁静与禅意,诗人借此场景表达了对心灵寄托与自由自在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东山寺》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宁静、心灵寄托的诗作。整首诗以东山寺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此处的散步情景,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首句“散步东山寺,飘飘欲御风”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随后的“神閒千偈觉,心静万缘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在宁静之中所感悟到的深刻禅理,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运用“涧水窥潜鲤”,生动而细腻地展现了溪水中隐约可见的鲤鱼,反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自然状态。最后两句“悠然何所寄,乐在忘言中”是全诗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宁静心境的追求,强调了无言的乐趣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明快而又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散步东山寺: 诗人来到东山寺,开始悠闲的散步。
  2. 飘飘欲御风: 形容轻盈的心情,仿佛可以随风飞翔,表达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3. 神閒千偈觉: 心境悠闲自在,仿佛领悟了无数禅语,体现了内心的明悟。
  4. 心静万缘空: 形容心中宁静,万事万物皆已淡然,表达了对世事的超脱。
  5. 涧水窥潜鲤: 描述溪水中隐约可见的鲤鱼,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灵动。
  6. 天涯没远鸿: 鹰雁飞远,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空间的宁静。
  7. 悠然何所寄: 诗人思索,心灵的寄托究竟在何处。
  8. 乐在忘言中: 享受无言的乐趣,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 “飘飘欲御风”,将心情比作飞翔,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涧水窥潜鲤”,赋予水以人的视角,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寺: 象征宁静的修行之地,代表着内心的归宿。
  • 涧水: 代表清澈与生命的流动,象征自然的生机。
  • 潜鲤: 隐喻内心的深邃与灵动,象征着潜在的智慧。
  • 远鸿: 代表自由与超脱,象征着心灵的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式琜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涧水窥潜鲤”是用来形容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自然的生机
    c) 禅意的觉悟
    d) 远方的鸿雁

  3. “乐在忘言中”表达的意思是? a) 言语的乐趣
    b) 心灵的自由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陈式琜
  2. b) 自然的生机
  3. b) 心灵的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但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独感;而陈式琜的《东山寺》则更注重内心的觉悟与超然的享受。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描写草的生长与萎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东山寺》中的超脱心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