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寺兼求药子》
时间: 2025-01-04 09:39: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江寺兼求药子
王建 〔唐代〕
隋朝旧寺楚江头,
深谢师僧引客游。
空赏野花无过夜,
若看琪树即须秋。
红珠落地求谁与,
青角垂阶自不收。
愿乞野人三两粒,
归家将助小庭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楚江边的一个古老寺庙的情景。诗人感激师僧引领自己游览这个地方。虽然在这里欣赏野花却没有过夜的机会,若想看到奇花异树就得等到秋天。地上掉落的红珠不知道谁来捡,青角(指青色的角)挂在台阶上也无人去收。诗人希望能向山野之人讨要三两颗药子,回家后用来滋养小庭院的幽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隋朝:指中国历史上的隋朝(581-618年)。
- 师僧:这里指佛教的僧人,通常为引导者。
- 琪树:指美丽的树木,常用来象征珍贵事物。
- 红珠:可能指一种药材或果实。
- 青角:指青色的植物角,形状如角,常见于某些植物。
- 幽:指幽静或深邃,强调环境的宁静。
典故解析:
- 此诗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隋朝旧寺”可看作对历史的追忆,反映了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约650年-约740年),字子建,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反映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建游览古寺之时,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时代背景上,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士人常常游览名胜,寄情于山水。
诗歌鉴赏
王建的《题江寺兼求药子》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隋朝旧寺”引入,勾起了历史的回忆,表现出对过往的感慨与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在寺庙游览的景象,借助“空赏野花无过夜”的句子,表达了游览的短暂与惋惜。
诗中提到的“琪树即须秋”,显示出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而“红珠落地求谁与,青角垂阶自不收”则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无奈,似乎在表达对世事的淡然与无力感。最后一联,“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则流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愿意向自然寻求帮助,使自己的小庭院更加幽静和美好。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意境,王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隋朝旧寺楚江头:描绘了一个古老寺庙的地理位置。
- 深谢师僧引客游:表达了对引导者的感谢,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空赏野花无过夜:体现出游览的短暂,似乎在感慨未能长留。
- 若看琪树即须秋:暗示美好的事物需要等待,时间的流逝感。
- 红珠落地求谁与:表达一种孤独感,红珠无人捡拾,象征美好事物的被忽视。
- 青角垂阶自不收:强调环境的宁静和无人打扰。
- 愿乞野人三两粒: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依赖。
- 归家将助小庭幽:希望将自然的恩赐带回家,增添生活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珠落地”暗示珍贵事物的遗失。
- 对仗:如“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意象:如“琪树”象征美好事物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隋朝旧寺:象征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野花:代表自然之美,生动而自由。
- 琪树:象征珍贵的美好事物。
- 红珠:隐喻珍贵但易逝的东西。
- 青角:自然环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隋朝旧寺”指的是哪一个朝代?
- A. 唐朝
- B. 隋朝
- C. 宋朝
-
诗人希望向谁乞求药子?
- A. 僧人
- B. 野人
- C. 朋友
-
“红珠落地求谁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 B. 隋朝
- B. 野人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建的《送友人》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建的《题江寺兼求药子》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建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