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风轻轻地吹动,竹林间的湘水潺潺流淌。
日夜不停,桂花纷纷落下,行人慢慢走去,心情悠然。
又一次来到离别的地方,秋雨中虫鸣声声。
注释
- 翛翛:形容风轻柔的样子。
-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的河流,水流清澈。
- 悠悠:形容时间缓慢,心情悠闲。
- 复见:再一次见到。
- 离别处:指与朋友或亲人分别的地方。
- 虫声:指秋虫的鸣叫声。
- 阴雨:指天气阴沉且下雨,常用于描绘秋天的萧瑟。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桂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念和离别。桂花在秋季盛开,寓意着思念的情绪与离别的心情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以擅长五言绝句和乐府诗而著称。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王建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诗人借助自然风景抒发内心感受,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江南杂体二首 其一》通过描绘江南特有的自然风光与离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离别的深情。开篇以“江上风翛翛”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惬意的氛围,随即以“竹间湘水流”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秀美。诗人在这里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更透过自然反映内心的情感。
接下来的“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桂花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行人的离去则使这种忧伤更加深刻,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涩。在“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中,诗人再次回到离别的地方,虫声与秋雨的交织带来了萧瑟的情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
整体而言,诗中通过自然景物与离别情感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而又感伤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风翛翛:描绘江边的风,轻软、温和,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竹间湘水流:竹林间流淌的湘水,画面优美,体现江南的自然魅力。
- 日夜桂花落:桂花的纷纷落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情绪。
- 行人去悠悠:行人慢慢离去,表现了离别的无奈与淡淡的忧伤。
- 复见离别处:回到曾经的离别之地,情感再次被唤起。
- 虫声阴雨秋:虫鸣声和阴雨天气共同构成了秋天的萧瑟气氛,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夜桂花落”,桂花落下比喻时光流逝。
- 拟人:虫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情感。
- 对仗:如“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象征流逝的时间与生命。
- 风:代表自由与舒适。
- 桂花:象征思念与离别。
- 虫声:表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 阴雨:暗示情绪的低落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水?
- A. 湖南
- B. 江西
- C. 浙江
-
诗中“桂花落”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时间的流逝
- C. 幸福的来临
-
“虫声阴雨秋”中的“虫声”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答案
- A. 湖南
- B. 时间的流逝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涉及离别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之间的情感,展现了更浓厚的人情味。
- 《静夜思》: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思乡之情,细腻而富有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