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 过楼桑村和宋长白》
时间: 2025-01-04 07:54:5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庆春宫 过楼桑村和宋长白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叶作重楼,枝为花葆,一桑宝兆飞龙。宋社重兴高光再食,三分已有成功。能存正统。益州小丰沛可同。君臣齐力,千里偏安,与贼争雄。天教季汉匆匆。难起隆中,易复关中。二表三书,春秋相翼,血诚总贯长虹。我来瞻拜,思燕涿还生我公。南阳耕罢,那得风雪,惨淡西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绘桑树的繁茂和生机,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盼和对历史的感慨。描述了宋朝的复兴,三分天下的成功,强调了正统的存续。提及了益州的丰饶,君臣同心,千里安定,抵御外敌之勇。然后回顾了汉朝的历史,隆中隐居的困难和复兴的希望,讲述了历史典籍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最后,诗人思念南阳的耕作,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注释:
- 重楼:指楼阁高大,形容桑树叶子的繁茂。
- 飞龙: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 宋社:指宋朝的社稷,象征国家的复兴。
- 三分:指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
- 正统:指正统的王朝或正统的皇位。
- 隆中: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象征隐士的智慧。
- 南阳:历史上有名的耕作之地,象征着勤劳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生于明末,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理想的追求,风格上融合了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动荡时期,作者在诗中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安定与繁荣的渴望。
诗歌鉴赏:
屈大均的《庆春宫 过楼桑村和宋长白》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桑树的描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示着国家的复兴与繁荣。诗的开头提到“叶作重楼,枝为花葆”,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桑树的繁茂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接着,诗中提及“宋社重兴高光再食”,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反思。三分天下的局面,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反映出现实中对团结与合作的渴望。诗人通过“君臣齐力,千里偏安”的描写,展示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待。
在历史的叙述中,诗人对“二表三书”的提及,强调了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这些典籍不仅承载了过去的智慧,也是未来复兴的希望。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南阳耕作的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生动地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历史感浓厚,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叶作重楼,枝为花葆:比喻桑树的繁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一桑宝兆飞龙:桑树代表吉祥的兆头,暗示国家的繁荣。
- 宋社重兴高光再食:提到宋朝的复兴,显示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 三分已有成功:提及三国时期的局面,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
- 能存正统:强调正统的存在,表现对王朝的支持。
- 益州小丰沛可同:描绘益州地区的丰饶,象征着希望与富饶。
- 君臣齐力,千里偏安:表达团结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 与贼争雄:指对外敌的抵抗,表现出勇气与决心。
- 天教季汉匆匆:回顾历史,表达对汉朝的向往。
- 难起隆中,易复关中:反映出历史与现实的艰辛。
- 二表三书,春秋相翼: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
- 血诚总贯长虹: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 我来瞻拜,思燕涿还生我公:表现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 南阳耕罢,那得风雪:反映现实的艰苦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叶作重楼”,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桑树的繁茂。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桑树作为吉祥的象征,传达出国家繁荣的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出诗人对安定与繁荣的期盼,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树:象征着繁荣和生机。
- 飞龙:象征吉祥与希望。
- 历史文献:如“二表三书”,象征智慧与传承。
- 南阳:象征着勤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屈大均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叶作重楼”的含义是什么? A. 描述高楼
B. 形容桑树繁茂
C.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D. 反映历史的沧桑 -
“与贼争雄”指的是什么? A. 对外敌的抵抗
B. 内部争斗
C. 对历史的追忆
D. 与自然的抗争
答案:
- B. 屈大均
- B. 形容桑树繁茂
- A. 对外敌的抵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庆春宫》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与国家的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