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
时间: 2024-09-19 20:5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庆春宫
作者: 朱祖谋
凫玉封烟,蝉梳抛黛,凤窠旋旋黄昏。
流管梅芳,缘屏兰旧,怨蟾不照孤颦。
絮繁丝乱,又重叠清寒著人。
宫衣添未,催罢鸾笺,销瘦真真。
相思化作仙云。
捐玦中洲,心事虚陈。
伤别啼妆,端忧灵体,蘅皋重梦无因。
坠欢寻去,镇呵泪红绵镜尘。
回衾镫暗,还数中宵,鹃语残春。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地方,鸳鸯的玉石被封住,蝉鸣声中,梳理着抛洒的黛色,黄昏时凤巢的影子摇曳。梅花的香气飘散,旧时的兰屏依旧,怨恨着月亮不照耀我的孤独愁眉。纷飞的绒絮在空中乱舞,寒意重重压在人身上。宫里的衣服是否还加上了新装,催促着鸾鸟的信纸,愁苦的我愈发消瘦。思念化作了仙女的云朵,抛弃了佩玉在中洲,心事却空无一物。伤感的别离让妆容泪水满面,忧愁的灵魂在蘅皋重梦中无从寄托。欢愉已然坠落,眼泪如红色的绵绢沾染了镜子上的尘埃。回到床上蜷缩,烛光暗淡,夜里还剩几声杜鹃的叫声,春天已然走远。
注释:
- 凫玉:这里的“凫”指的是一种水鸟,象征着优雅与美丽。
- 抛黛:指的是用黛色的粉妆容,形容女子的妆容。
- 怨蟾:蟾蜍常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指月亮的缺席。
- 宫衣:指宫女的衣服,这里暗示身份与地位。
- 相思化作仙云:表达思念之情的轻盈与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深厚的艺术修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那个时代的女性在宫中生活,常常被束缚于礼教与地位之中。诗中透出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庆春宫》展示了清代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愁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残缺与生命中的无奈。开篇以“凫玉封烟”引入,意象幽美,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被烟雾笼罩的女子。接着通过“怨蟾不照孤颦”,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孤独的无奈,月亮的缺席让女子的愁苦加重。后半部分“相思化作仙云”则折射出思念的虚幻,女子的情感如同仙云般轻盈,但又无法触及现实。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极具层次感,梅、兰、蝶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美好却短暂的感慨。诗中多用对仗的手法,如“坠欢寻去,镇呵泪红绵镜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感受的细腻与敏感。最终,诗人用“鹃语残春”作为结尾,暗示着春天的结束,情感的无奈与悲凉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凫玉封烟:象征着美好而虚幻的事物被遮蔽。
- 蝉梳抛黛:描绘了女子的妆容,表现出她的娇美。
- 怨蟾不照孤颦:表达了对月亮和爱情的失落感。
- 相思化作仙云:思念的感觉如云彩般轻盈,却又不可触及。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仙云”,生动形象。
- 拟人:“怨蟾”赋予月亮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展开,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凫玉:象征着优雅与美丽。
- 梅、兰:代表着清高与孤独的情感。
- 蝉与蟾:自然元素与思念、孤独相结合,构成情感的背景。
- 鹃语:象征着春天的结束,预示着别离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怨蟾不照孤颦”中的“蟾”指的是什么?
- A. 鱼
- B. 蟾蜍
- C. 鸟
- D. 虫
-
“相思化作仙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由的向往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孤独的无奈
- D. 对春天的怀念
-
诗中提到的“宫衣”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身份与地位
- C. 爱情
- D. 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朱祖谋的《庆春宫》更注重对宫廷生活的描写和女性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对爱情的直接追求与失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朱祖谋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