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遇宗弟大尹佐》

时间: 2025-01-19 19:03:27

一脉斯文气味长,共君世系出莆阳。

枝柯自信原同本,天地如何使异乡。

唐宋家声曾梓谱,彭城风雨幸连床。

春来傥有池塘梦,莫惜新诗寄远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脉斯文气味长,共君世系出莆阳。
枝柯自信原同本,天地如何使异乡。
唐宋家声曾梓谱,彭城风雨幸连床。
春来傥有池塘梦,莫惜新诗寄远将。

白话文翻译:

一脉文雅的气质悠长,与你的家族出自莆阳。
同根同源的枝叶,本应相同,天地为何让我们身处异乡?
唐宋的家声曾被记载在谱中,幸在彭城相聚共度风雨。
春天来临,如果能有池塘的美梦,别吝惜新诗寄托远方的情怀。

注释:

  • 一脉:意指同一脉系、同一传承。
  • 斯文:文雅、文化的气息。
  • 莆阳:指莆田市,古代文化名城。
  • 枝柯:指树木的枝叶,比喻同源同根的人。
  • 梓谱:指家谱,记录家族的历史。
  • :幸而、幸运。
  • 连床:形容共处一室。
  • :若、如果。
  • 池塘梦:比喻美好的愿望或理想。

典故解析:

  • 唐宋家声:唐代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诗人提到这两个朝代的家声,表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自豪。
  • 彭城:古代彭城今徐州,是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诗人通过提到彭城增强了地域文化的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恪,明代诗人,生于浙江,精于诗词,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恪与宗弟相聚之时,表达了对于亲情、友情以及家乡文化的敬重与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文人关系和地域认同的重视。

诗歌鉴赏:

《彭城遇宗弟大尹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诗的开头以“一脉斯文气味长”引出,表明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紧接着通过“共君世系出莆阳”将对方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浓厚的亲情和友情。诗中“枝柯自信原同本,天地如何使异乡”则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尽管出身相同,但人生际遇却不同,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

接下来的“唐宋家声曾梓谱,彭城风雨幸连床”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强调了文化的延续与家族的荣耀,彭城的雨风也暗示了人生的风雨共度,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最后两句“春来傥有池塘梦,莫惜新诗寄远将”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诗歌将情感寄托于远方的愿望,充满了生活的希望与热情。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文化、亲情、友情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而意蕴深远,体现了王恪作为明代诗人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脉斯文气味长:强调文化的源远流长。
  2. 共君世系出莆阳:表明作者与友人的共同家族背景,增加亲密感。
  3. 枝柯自信原同本:比喻同根同源,强调彼此的相似性。
  4. 天地如何使异乡:感叹命运的无常,让人身处不同的地方。
  5. 唐宋家声曾梓谱:提及历史文化的传承,显示出作者对传统的尊重。
  6. 彭城风雨幸连床:强调在困难中相伴的情谊,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7. 春来傥有池塘梦: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8. 莫惜新诗寄远将:鼓励不吝惜对远方的表达,展示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枝柯比喻为同根同源的人,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唐宋家声”、“彭城风雨”,形成对称美感。
  • 排比:通过重复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强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自豪。在风雨人生中,彼此的陪伴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诗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生活哲思。

意象分析:

  • 斯文:象征着文人气质与文化底蕴。
  • 莆阳:代表家乡与文化的根基。
  • 枝柯:象征着血缘关系与亲密的友谊。
  • 池塘梦:寓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恪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莆阳”是指哪个地方?

    • A. 福建莆田
    • B. 浙江
    • C. 江苏
    • D. 广东
  3. “枝柯自信原同本”中的“同本”指的是什么?

    • A. 文化
    • B. 家族
    • C. 朋友
    • D. 诗歌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抒发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对比王恪的《彭城遇宗弟大尹佐》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但王恪更注重文化传承与亲情的表达,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恪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王恪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