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指月庵》

时间: 2025-01-03 20:18:08

短扉将绿掩,小径倚村斜。

老树借藤叶,新桐布屋花。

渔歌传外港,鸥梦立前沙。

静者离言象,门题指月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扉将绿掩,小径倚村斜。
老树借藤叶,新桐布屋花。
渔歌传外港,鸥梦立前沙。
静者离言象,门题指月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恬静的村庄景象。小门被绿树遮掩,小路依靠着村子斜斜延伸。古老的树木靠着藤蔓的叶子,新生的桐树开着花,装点着屋顶。渔民的歌声飘荡到外港,海鸥的梦在沙滩上翩翩起舞。静谧的人离开了喧嚣,门上题写着“指月”的家。

注释:

  • 短扉:小门。
  • 将绿掩:被绿树遮住。
  • 小径:小路。
  • :依靠。
  • 村斜:村庄斜坡。
  • 老树:古老的树木。
  • 借藤叶:依靠藤蔓的叶子。
  • 新桐:新生的桐树。
  • 布屋花:装饰屋顶的花。
  • 渔歌:渔民的歌。
  • 传外港:传到外面的港口。
  • 鸥梦:海鸥的梦。
  • 立前沙:在沙滩上舞动。
  • 静者:恬静的人。
  • 离言象:远离喧嚣的言语。
  • 门题指月家:门上题写着“指月”的家。

典故解析:

“指月”通常用作一种比喻,指代某种抽象的真理或境界,强调心灵的追求与超越。此处暗示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冰如源,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题指月庵》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诗的开头通过“小门”和“小路”展现出一种亲切感,仿佛引导读者走进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而“老树借藤叶,新桐布屋花”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和谐,传递出一种生机与美感。接下来的“渔歌传外港,鸥梦立前沙”更是将渔民的生活与自然景观结合,渔歌声声,鸥鸟翩翩,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最后的“静者离言象,门题指月家”则引出一种哲理,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超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短扉将绿掩:小门被绿色植物遮盖,营造了隐秘而安静的氛围。
    • 小径倚村斜:小路斜斜地通向村庄,暗示村庄的宁静与自然。
    • 老树借藤叶:古老的树木被藤蔓的叶子环绕,象征着岁月的积淀。
    • 新桐布屋花:新生桐树的花装点着房屋,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人居的和谐。
    • 渔歌传外港:渔民的歌声飘荡到外面的港口,传递出生活的乐趣。
    • 鸥梦立前沙:海鸥的梦在沙滩上翩翩起舞,描绘了自由与宁静的意象。
    • 静者离言象:恬静的人远离喧嚣,强调内心的平和。
    • 门题指月家:门上刻有“指月”的家,象征着追寻理想与超越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指月”作为追求的象征。
    • 拟人:渔歌和鸥梦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如“老树借藤叶,新桐布屋花”,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短扉:象征一扇通往宁静世界的门。
  • 小径:代表通往心灵的道路。
  • 老树与藤叶:象征岁月与生命的交织,传达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美。
  • 新桐: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渔歌与鸥梦:代表自然中的自由与快乐。
  • 指月:象征追求真理与理想的精神。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径倚村斜”意指什么?
      • A. 小路直通村庄
      • B. 小路倾斜地依靠村庄
      • C. 小路与村庄平行
      • D. 小路通往山上
    2. “指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物质生活
      • B. 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C. 自然景观
      • D. 渔民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鸥梦”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海鸥的悲伤
      • B. 海鸥的自由与快乐
      • C. 海鸥的迁徙
      • D. 海鸥的叫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 诗词对比
    • 比较《题指月庵》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场景,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雄伟,而冰如源则关注于田园的细腻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