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时间: 2025-01-01 11:15:15

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

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撚断须。

意思解释

除夕

作者: 葛起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爆竹传声又岁除,
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
馎饦先教促晓厨。
彩绚户庭更郁垒,
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
吟对梅花撚断须。


白话文翻译:

爆竹声声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时光飞逝如同瞬间的骏马。
屠苏酒还没来得及斟满,
年糕的制作已经催促着厨师。
门庭装饰得五彩缤纷更显得繁华,
院子里欢声笑语竞相玩耍着斗樗蒲。
年纪大了,快乐的事让我心中懒散,
吟咏梅花时,我却不由自主地撚断须。


注释:

逐句解释:

  1. 爆竹传声又岁除:爆竹声响起,意味着又到了一年除夕。
  2. 流年不驻隙中驹:时间如同飞快的骏马,无法停留。
  3. 屠苏未用斟春酒:屠苏酒尚未斟满,象征着新年的到来。
  4. 馎饦先教促晓厨:提前准备年糕,催促厨师快点准备。
  5. 彩绚户庭更郁垒:门庭装饰得更加绚丽多彩。
  6. 欢传院落竞樗蒲:人们在院落里欢乐地玩斗樗蒲。
  7. 老来乐事关心懒:年纪大了,对快乐的事儿反而感到懒散。
  8. 吟对梅花撚断须:对着梅花吟诵,却不由自主地撚断须发。

典故解析:

  • 屠苏酒:传统上在过年时饮用,象征着辟邪祈安。
  • 樗蒲:一种古老的游戏,通常在节庆时玩耍,象征着欢乐和团聚。
  • 梅花:常被视为高洁和坚韧的象征,在冬季绽放,寓意着春节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起耕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常以清新简练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除夕之际,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表现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除夕》的诗歌通过爆竹声声的描绘,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与欢庆。诗的开头通过“爆竹传声”引入节日的主题,紧接着“流年不驻”则带出了时光飞逝的感慨,形成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除夕的习俗,如斟屠苏酒和准备年糕,这不仅展现了节日的丰富内涵,也传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温暖。

在描绘节日热闹景象后,诗人却在最后两句流露出淡淡的伤感与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乐事反而令人感到懒散,吟咏梅花时的心态似乎更显得孤独与寂寞。这种对比突显了生活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热闹的节日气氛,又有深沉的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爆竹传声又岁除:以爆竹声开篇,表明节日的来临。
  2. 流年不驻隙中驹:时间如惊马般飞逝,反映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3. 屠苏未用斟春酒:对新年的期待,屠苏酒象征着祝福。
  4. 馎饦先教促晓厨:年糕的准备显示了过年的习俗。
  5. 彩绚户庭更郁垒:描绘了家庭装饰的热闹场景。
  6. 欢传院落竞樗蒲: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7. 老来乐事关心懒:随着年龄的增长,乐趣反而减退。
  8. 吟对梅花撚断须:吟咏梅花,却感到心神不宁,隐含对年华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彩绚户庭”和“欢传院落”,形成和谐的对比。
  • 比喻:用“流年不驻”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生动形象。
  • 拟人:时间被赋予了“驻留”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热闹景象与内心的感慨,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展现了人们在欢庆中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爆竹:象征着辞旧迎新,热闹的节日气氛。
  2. 屠苏:寓意着吉祥与祝福,祈求来年平安。
  3. 年糕:象征着团圆与丰收,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4.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反映出诗人对岁月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传统节日饮品是什么? A. 酒
    B. 屠苏酒
    C. 茶
    D. 水

  2.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喜爱
    B. 无所谓
    C. 感慨
    D. 排斥

  3. 诗中提及的游戏是什么?
    A. 骑马
    B. 斗樗蒲
    C. 下棋
    D. 打牌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新年作》:王安石
  • 《除夕》: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葛起耕的《除夕》和王安石的《新年作》,前者侧重于节日的热闹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后者则更关注新年的希望与祝福。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