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
古殿门空掩,杨花雪乱飞。
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
白话文翻译
这座凋零的寺庙依然屹立,行走其间,偶遇身着僧衣的人。古老的殿门紧闭,杨花如雪般飘舞四散。白鹤在松树间搭巢,松影变得稀薄,寺中僧人稀少,磬声也变得寥寥无几。若有青眼相待,或许能留住客人,却又因钟声疏远,催促着夜归的步伐。
注释
- 精舍:指寺庙,意指僧人的居所。
- 缁衣:黑色僧衣,代表僧侣。
- 空掩:门紧闭,表示无人。
- 杨花:杨树的花絮,轻飘如雪。
- 鹤巢:白鹤在树上筑巢。
- 松影:松树的影子,象征宁静。
- 磬声:寺庙中敲击的磬,表示佛教的仪式声。
- 青眼:青睐,表示对客人友好的态度。
- 疏钟:寥寥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商,唐代诗人,字子游,号山阴。生于盛唐时期,擅长写诗,尤其以写景抒情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题禅居废寺》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佛教寺庙的衰落。诗人在游历中,看到古寺的凋零和僧侣的稀少,感慨万千。这首诗不仅是对一处废弃寺庙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题禅居废寺》是一首充满孤寂与思考的诗,刘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废弃寺庙的萧条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又令人深思的氛围。诗的开头即以“凋残精舍在”引入,给人一种古老寺庙的苍凉感,接着描绘了寻访僧侣的场景,显示出对宗教的向往与对往昔的怀念。
古殿的门紧闭,象征着寺庙的冷清与无人问津,杨花飞舞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后面的“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更是增添了孤寂的情境,白鹤栖息在稀薄的松影中,隐喻着僧侣的稀少与孤独。最后两句“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则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无奈,尽管有友好的目光,但钟声却无情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使得客人不得不离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凋残精舍在:描绘寺庙的衰败,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连步访缁衣:暗示诗人希望能遇见僧侣,体现对宗教的渴望。
- 古殿门空掩:古老的殿门紧闭,象征荒凉与无人。
- 杨花雪乱飞:杨花如雪般四散,表现时间的流逝。
- 鹤巢松影薄:白鹤栖息在稀薄的松影中,暗示孤独。
- 僧少磬声稀:僧侣稀少,磬声也变得微弱,进一步渲染孤寂感。
- 青眼能留客:友好的目光能够留住客人,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疏钟逼夜归:钟声疏远而催促人归,表现时间的无情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雪,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青眼和钟声被赋予了人性,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如“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废寺的描绘,表现了孤独、无常与对宗教信仰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诗中展现的宁静与凋零,使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精舍:象征宗教与信仰的场所,代表了灵性的追求。
- 杨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鹤巢:象征宁静与孤独,白鹤常与高洁的品格相联系。
- 青眼:象征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情感的联系。
- 疏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凋残精舍”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繁华的寺庙
- B. 一座废弃的寺庙
- C. 一座新的寺庙
- D. 一座小屋
-
“杨花雪乱飞”中的“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杨花的颜色
- B. 杨花的数量
- C. 杨花的轻盈
- D. 杨花的香气
-
诗中提到的“青眼”是什么意思?
- A. 友好的目光
- B. 不屑的目光
- C. 伤心的目光
- D. 疲惫的目光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琵琶行》
- 寒山《诗》
诗词对比
刘商《题禅居废寺》与王维《鹿柴》对比: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刘商的诗更为孤寂,表现废寺的凋零;而王维的《鹿柴》则展现了山水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