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寿恽东阳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丙戌算因戏及之》
时间: 2024-09-19 20:58: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江东去 寿恽东阳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丙戌算因戏及之
—— 吴景奎 〔元代〕
东阳老子,问天公乞得两番六十。
初度孟陬春未到,却算去年丙戌。
火树银花,先开三夜,照耀维摩室。
祇园树下,争看无量寿佛。
人道双岘峰头,乾坤清气,钟此弥天释。
挂锡丛林三十载,玉检芝泥犹湿。
岭上白云,尽堪怡悦,恐被风吹出。
法身强健,摩挲时问铜狄。
白话文翻译
老子的问询天公,希望能得知未来的命运。
春天还未到来,却在算去年的丙戌年。
火树银花的绚丽景象,提前照亮了维摩室。
在祇园树下,众人争相观看无量寿佛。
人们说在双岘峰头,天地间的清气弥漫,敲响了无量佛的钟声。
我在丛林中挂锡三十年,玉检和芝泥依然湿润。
岭上的白云,令人心旷神怡,唯恐被风吹散。
法身强健,时常抚摸着铜狄,问询世事。
注释
- 东阳:东阳是地名,指东阳地区。
- 老子:指道教创始人老子,象征智慧与哲理。
- 天公:指天神,古代人们对天的尊称。
- 孟陬:农历二月,春季的开始。
- 丙戌:指干支历中的丙戌年。
- 火树银花:比喻华丽的景象,通常用于形容灯火辉煌的场面。
- 维摩室:指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的场景。
- 无量寿佛:佛教中的一位佛,象征长寿与智慧。
- 双岘峰:地名,象征高远的境界。
- 法身:佛教术语,代表真理的本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景奎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常融入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通过对命运的探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个人与宇宙之间的互动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宇宙的敬畏。开篇以“东阳老子”引入,表示对智慧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哲理的意味。诗中通过“火树银花”描绘了美妙的春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维摩室”,将佛教文化融入诗中,表现出宗教信仰对个体命运的指引。后半部分,诗人以“挂锡丛林三十载”表达了自己的修行与探索,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诗的结尾提到“法身强健”,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定的信仰。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佛教哲理与自然美景,情感上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与命运的深邃思考,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阳老子,问天公乞得两番六十。
诗人以“老子”自喻,询问天神,希望得知自己的命运。 -
初度孟陬春未到,却算去年丙戌。
春天尚未到来,诗人却在回顾过去的丙戌年,暗示对时间的思考。 -
火树银花,先开三夜,照耀维摩室。
描绘节日的景象,火树银花象征着灯光的璀璨,照亮了神圣的维摩室,暗喻追求智慧和真理。 -
祇园树下,争看无量寿佛。
体现众生对佛的敬仰与追求,反映了对长寿与智慧的向往。 -
人道双岘峰头,乾坤清气,钟此弥天释。
描绘自然的清新气息,表达对天地的敬仰与哲学思考。 -
挂锡丛林三十载,玉检芝泥犹湿。
诗人自述修行三十年,玉检和芝泥依旧湿润,象征着信仰的坚定与修行的成果。 -
岭上白云,尽堪怡悦,恐被风吹出。
白云的怡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
法身强健,摩挲时问铜狄。
提及法身的强健,暗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世事的思考。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火树银花”)、拟人(“白云,尽堪怡悦”)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命运、智慧与自然展开,体现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希冀与对信仰的坚定。
意象分析
- 火树银花:象征华丽与美好,暗示生活的繁荣与希望。
- 维摩室:代表智慧与真理的殿堂,体现了求知的渴望。
- 无量寿佛:象征长寿与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云:象征宁静与自由,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丙戌”是指哪个年份?
- A) 2020年
- B) 去年
- C) 2018年
-
“火树银花”用来形容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节日的灯火
- C) 天上的星星
-
诗中提到的“法身”代表什么?
- A) 个人的身体
- B) 真理的本质
- C) 佛教的教义
答案:
- B) 去年
- B) 节日的灯火
- B) 真理的本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吴景奎的作品更强调佛教思想与命运的探讨,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体自由与豪放之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吴景奎研究》
- 《佛教文化与中国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