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列宁墓前作,一九五六年》
时间: 2025-01-01 16:12: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列宁墓前作,一九五六年
作者: 白敦仁
天际钟声,净扫风埃,红场晚晴。
映宫城如削,苍苍茂树,熊罴严守,郁郁佳城。
草昧英雄,秕糠尧舜,堕泪碑丰遗爱深。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天堑须平。
神姿凛凛如生。怪霜鬓婆娑无限情。
记奋髯十月,当年虎啸,攒眉万国,此日蜗争。
金字塔边,尼罗河畔,犹有不平风雨鸣。
君休矣,有列宁旗帜,谁敢骄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列宁墓前的情景。天边的钟声响起,清扫了尘埃,红场的晚霞映照在宫城上,壮观如削。苍翠的树木郁郁葱葱,宛如熊罴般严密守卫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这个历史的草莽之中,英雄被埋没,像是秕糠一般,尧舜之德在泪水中流淌,丰碑记录着他们深厚的遗爱。
内心的愤恨,期待着推翻地球的秩序,阻隔的河流也必须平坦。
那神态如生,白霜般的鬓发在无限的情感中摇曳。
回忆起十月的激情,彼时的虎啸声震撼万国,如今却是争斗如蜗。
金字塔旁,尼罗河畔,依然有不平之声在风雨中鸣响。
你已安息,列宁的旗帜高扬,谁敢轻言武力?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际:天边,天空的边缘。
- 净扫:清扫、净化。
- 红场:指莫斯科的红场,列宁墓所在地。
- 熊罴:形容严厉守卫的样子。
- 草昧:指未开化的时代。
- 秕糠: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 堕泪碑:指在此留下的感动与悲伤的记载。
- 天堑须平:希望消除阻碍的障碍。
- 怪霜鬓:形容年长者的白发。
- 虎啸:形容强烈的斗志与激情。
典故解析
- 尧舜:指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象征着理想的统治。
- 十月:暗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激情与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敦仁,近现代诗人,关注社会变革与历史巨变,作品多反映时代背景和革命精神。
创作背景
创作于1956年,正值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剧变,诗人在列宁墓前感怀历史,表现对英雄的追思与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以列宁墓为背景,凝聚了对历史与英雄的沉思。诗人通过描绘红场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革命精神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钟声的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清扫了历史的尘埃,映照出宫城的庄严与伟大。苍翠的树木和严密的守卫,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捍卫。
诗中的“草昧英雄,秕糠尧舜”一句,揭示了历史的无情,许多英雄被遗忘,而真正的英雄却在泪水中流淌。诗人心中积聚的愤恨,期待改变现状,推翻不公。在“君休矣,有列宁旗帜”中,列宁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一种信仰与力量的代表,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理想与正义。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激昂与不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际钟声,净扫风埃:天空传来的钟声,清扫了尘埃,象征着历史的洗礼。
- 映宫城如削,苍苍茂树:红场的晚霞映照着如削的宫城,苍翠的树木象征着坚韧与守护。
- 草昧英雄,秕糠尧舜:许多历史英雄被埋没,真正的贤明统治者却难以找到。
- 堕泪碑丰遗爱深:在泪水中留下的丰碑,深刻记录着那些伟大的遗爱。
-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内心的愤怒期待着推翻现有的不公。
- 神姿凛凛如生:英雄的精神依旧如生,令人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牛羊成群,草昧英雄”将历史英雄比作草地上的牛羊,强调其被遗忘的命运。
- 对仗:例如“君休矣,有列宁旗帜”表现出对比与对照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英雄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强调了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洗礼。
- 红场:象征革命的圣地与英雄的集结地。
- 苍苍茂树:象征坚韧与希望的生命力。
- 列宁旗帜:象征着革命理想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净扫风埃”意指什么?
A. 清扫历史的尘埃
B. 清扫红场的垃圾
C. 清除风的影响 -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现状的不满
C. 对未来的希望 -
诗中提到的“列宁旗帜”象征着什么?
A. 个人英雄
B. 革命的信仰与力量
C. 历史的终结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的名作,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情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融合。
诗词对比
- 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比较: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展望,但风格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中国革命诗歌史》
- 《白敦仁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