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长归钱塘》

时间: 2025-01-04 09:47:43

百里乡心海雁飞,三年官况野鸥知。

儿童早已占归信,弟子应能颂去思。

茅屋荒田春草草,杏花深巷雨丝丝。

人生适意须行乐,驷马高车恐未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杨山长归钱塘

作者: 黄溍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百里乡心海雁飞,
三年官况野鸥知。
儿童早已占归信,
弟子应能颂去思。
茅屋荒田春草草,
杏花深巷雨丝丝。
人生适意须行乐,
驷马高车恐未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杨山长即将归乡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百里之外的乡心如同海上的大雁飞翔,三年官场的经历让他对世事更加清楚。孩子们早已能占卜归信,学生们也应能吟颂思念之情。诗人描绘了春草茂盛的荒田和杏花深巷中细雨绵绵的景象,提醒人们在生命中要及时行乐,珍惜当下,人生短暂,骏马与华车也可能会失去时机。


注释:

  • 乡心: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海雁: 比喻思乡的心情,如大雁迁徙。
  • 官况: 在官场上的生活状态。
  • 占归信: 孩子们已能预测归乡的消息。
  • 弟子: 学生,指传承诗歌的人。
  • 茅屋: 贫困的草屋,象征乡村生活。
  • 杏花: 一种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生机。
  • 丝丝: 形容细雨,带有温柔的感觉。
  • 驷马高车: 指富裕的生活和出行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溍,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擅长诗词创作,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促的感慨。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送杨山长归钱塘》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深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意象与感情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百里乡心海雁飞”便以大雁的迁徙来象征乡愁,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接着以“三年官况野鸥知”引出对官场生活的认识,暗示了世事的无常与艰难。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茅屋、荒田、春草、杏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特别是细雨的描写,增添了几分柔情,给人以宁静的思考空间。

最后一句“人生适意须行乐,驷马高车恐未迟”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总结,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快乐,及时享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里乡心海雁飞: 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如大雁飞翔般远离故土。
  2. 三年官况野鸥知: 在官场的经历让人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3. 儿童早已占归信: 孩子们已经能预测归乡的消息,象征着对故土的期盼。
  4. 弟子应能颂去思: 学生们应能吟颂对朋友的思念。
  5. 茅屋荒田春草草: 描述乡村的春景,充满生机。
  6. 杏花深巷雨丝丝: 细雨中的杏花,渲染了一种温柔的氛围。
  7. 人生适意须行乐: 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
  8. 驷马高车恐未迟: 对于生命的短暂,感叹时机或许会错失。

修辞手法:

  • 比喻: “乡心”比喻思乡情。
  • 拟人: “儿童早已占归信”赋予儿童预测的能力。
  • 对仗: 诗句间形成对仗,使其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海雁: 乡愁与离别的象征。
  2. 野鸥: 反映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清醒。
  3. 春草: 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4. 杏花: 美好的春天与生活的甜美。
  5. 细雨: 温柔与宁静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雁”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思乡
    • D. 旅行
  2. “人生适意须行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 A. 要努力工作
    • B. 要珍惜当下
    • C. 要追求名利
    • D. 要过安稳生活
  3. “弟子应能颂去思”中的“弟子”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学生
    • C. 家人
    • D. 同事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美好与珍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也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在情感上更加沉重,体现了家庭的牵挂与社会动荡中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