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其四》
时间: 2025-01-19 19:44: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其四
作者: 郭之奇 〔明代〕
我有长生诀,总归方寸穴。我有不死方,下士闻且咥。
飘缈月宫仙,当年曾盗窃。虚府聚寒辉,丹华散远冽。
无明火自销,不夜光难灭。此象落人间,颇断红尘热。
冰心在玉壶,始闻真白雪。风轻云散时,鸟弄花开节。
秋水似神清,春山供意悦。玄芽秀玉房,金粟垂丹阅。
岂烦爻卦添,漫许刀圭设。我闻至要言,如听广成说。
蟾杵药初团,寒炉灰乍揭。能使月珠成,未妨天宝泄。
白话文翻译
我有一种长生的秘诀,最终是归于心灵的安宁。我拥有不死的方剂,低贱的士人只敢听闻而不敢尝试。
那飘渺的月宫仙子,曾经在年轻时偷取过秘法。虚无的府邸聚集着寒冷的光辉,丹药的香气散发着远处的清冷。
无明的火焰自我熄灭,永夜的光芒难以消失。这种象征落在人间,恰好断绝了红尘的热烈。
冰清的心在玉壶中,初次听到真正的白雪。轻风散去云彩时,鸟儿在花中嬉戏。
秋水如神仙般清澈,春山让人心情愉悦。玄芽在玉房中秀出,金色的粟米垂下丹药的光华。
何必烦恼爻卦的添加,随意许诺刀圭的设置。我听到至关重要的话语,如同聆听广成的教诲。
蟾蜍的杵药刚刚成团,寒炉的灰尘刚刚揭开。能够使月珠成形,却不妨碍天宝的流失。
注释
- 长生诀:指长生不老的秘诀或方法。
- 方寸穴:道教所指的心灵安宁之处。
- 不死方:指不死的药方或方法。
- 飘缈月宫仙:指月宫中的仙女,古代传说中居住在月亮上的神仙。
- 无明火自销:形容无知的火焰自我熄灭。
- 冰心在玉壶:比喻心境清澈、高洁。
- 蟾杵:指用蟾蜍制作的药杵。
- 天宝:指天上珍贵的宝物,象征理想或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之奇,明代诗人,精于道教文化,作品多探讨修仙理想,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道教文化复兴时期,作者借用修仙的理念,表达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思考,反映出对超脱世俗、寻求长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修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的开头,通过“长生诀”和“不死方”的提及,立即引人入胜,勾勒出一种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接着,诗人以飘渺的月宫仙子为引,展示了灵性与物质的对比,暗示着修仙者需超越尘世的诱惑,追求更高的境界。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多次提到“冰心在玉壶”,这不仅是对自身心灵的自省,更是对理想境界的描绘。风轻云散、鸟弄花开等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还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仿佛在告诉读者,修仙并非单纯艰难的修炼,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
整首诗在意境上升华至一种哲理的启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澈。通过对丹药和光辉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核心思想——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有长生诀:表达作者拥有长生的秘诀。
- 总归方寸穴:强调这种秘诀归于内心的安宁。
- 我有不死方:进一步说明自己拥有不死的药方。
- 下士闻且咥:低贱之人只敢听闻而不敢尝试,暗示修仙之道的艰难。
- 飘缈月宫仙:引入月宫仙子的形象,象征高洁与遥不可及。
- 虚府聚寒辉:描绘一种飘渺的环境,体现修仙的境界。
- 无明火自销:表示无知的火焰自我熄灭,寓意修行的艰辛。
- 冰心在玉壶:象征内心的清澈、高洁。
- 秋水似神清:比喻内心的安宁与清晰的思考。
- 岂烦爻卦添:质疑繁复的占卜与预测,强调内心的领悟。
- 蟾杵药初团:提及炼丹的过程,象征修行的艰辛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心在玉壶”,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 对仗:如“秋水似神清,春山供意悦”,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如“月宫仙”和“蟾杵药”,象征修仙的理想和过程。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修仙的过程与理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道教文化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宫仙:象征高洁与理想,代表修仙的目标。
- 冰心:象征内心的清澈与宁静,反映出修行者的心境。
- 丹华:象征修行的成果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生诀”指的是什么?
- A. 修行的方法
- B. 生活的哲学
- C. 饮食的秘诀
- D. 健康的方剂
-
填空题:诗中“冰心在玉壶”比喻的是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蟾杵药”代表了修行的艰难与希望。(对/错)
答案:
- A
- 内心的清澈与高洁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的作品,探讨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郭之奇与李白的作品均反映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郭之奇更倾向于道教修仙的哲理,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放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