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云庄》

时间: 2025-01-04 09:32:41

木兰有约溯回溪,酒熟村庄许自携。

雨住峰凭云出没,舟行天与树高低。

寒馀野蕨生还短,浅落江鱼见复迷。

便老一閒身却病,草堂空著瀼东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过云庄
作者: 林俊 〔明代〕

木兰有约溯回溪,
酒熟村庄许自携。
雨住峰凭云出没,
舟行天与树高低。
寒馀野蕨生还短,
浅落江鱼见复迷。
便老一閒身却病,
草堂空著瀼东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木兰花儿的约会,沿着小溪逆流而上,
酒意正浓的村庄,可以随意携带。
雨停了,山峰依旧在云间浮现,
船行在水面上,天与树的高度交错。
寒意残余,野蕨依然生长得短小,
江水浅处,鱼儿又在水中游弋迷醉。
渐渐变老,悠闲的身体却病痛缠身,
草堂空荡荡地坐落在瀼水的东西两岸。

注释

字词注释:

  • 木兰:木兰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约会。
  • 溯回溪:逆流而上,回到小溪的上游。
  • 酒熟:指酒已经发酵成熟,意指酒香四溢。
  • 寒馀:寒气残余,指冬季的寒冷尚未完全退去。
  • 野蕨:生长在野外的蕨类植物,象征自然的生机。
  • 便老:渐渐变老,暗示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典故解析:

  • 木兰有约:可能暗指古代诗词中常提到的木兰花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 草堂:指隐居的地方,常见于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俊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创作风格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情感。林俊的作品多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文人隐逸的风潮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与人生哲思,以及对世事浮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舟过云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及其内心的感悟。诗的开篇通过“木兰有约溯回溪”引入,勾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景象,随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村庄。在这里,酒熟的村庄和雨后的峰峦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中“舟行天与树高低”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舟在水中轻荡的情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愈加明显,“便老一闲身却病”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宿命,表现出对衰老的无奈与淡然。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幽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情怀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兰有约溯回溪:木兰花盛开时,约定在溪边相见,暗示美好的期待。
  2. 酒熟村庄许自携:酒香四溢的村庄,意味着可以随意畅饮,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氛围。
  3. 雨住峰凭云出没:雨停后,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体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无常。
  4. 舟行天与树高低:船在水中行驶,天与树的高度交错,描写了水面上景物的反射和相互关系。
  5. 寒馀野蕨生还短:寒气残留,野外的蕨类植物依旧生长得稀疏,反映出季节的变化。
  6. 浅落江鱼见复迷:江水浅处,鱼儿在水中游弋,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生机。
  7. 便老一闲身却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虚弱,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
  8. 草堂空著瀼东西:空荡荡的草堂,象征着孤独和寂寞,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通过景物描述表达情感。
  • 对仗:如“寒馀”对“酒熟”,“舟行”对“雨住”,展现出形式上的美感。
  • 拟人:江鱼的迷惘赋予了自然生命,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兰:象征美好、希望和约定。
  • 江鱼: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寒馀野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轮回。
  • 草堂:隐喻诗人的生活理想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兰有约”指的是什么?
    A. 约会的时间
    B. 约定的地点
    C. 美好的事物

  2. 诗人对江鱼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时间的感慨

  3. 诗中“便老一闲身却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对衰老的接受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林俊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强调了山水的静谧与内心的沉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