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筵送邓王》

时间: 2025-01-06 09:42:45

禁里秋乐队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御筵送邓王 徐铉 〔唐代〕 禁里秋乐队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白话文翻译:

皇宫内的秋乐声清澈如水,林中的烟雾和池塘的倒影都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暂时离开黄阁只有三年,回头望去,紫垣已经相隔数程。 满座的清风是天子送别的象征,随车的甘雨则是郡人迎接的预兆。 绮霞阁上留下了诗题,从此以后应该还会有颂扬的声音。

注释:

  • 禁里:指皇宫内部。
  • 秋乐:秋天的音乐或乐声。
  • 黄阁:古代宰相办公的地方。
  • 紫垣:指皇宫的围墙。
  • 满座清风:形容送别的场景,清风象征着天子的祝福。
  • 随车甘雨:比喻郡人对邓王的欢迎和期待。
  • 绮霞阁: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阁楼。
  • 诗题:指在阁楼上题写的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这首诗是他在送别邓王时所作,表达了对邓王的祝福和对其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邓王即将离开京城时,徐铉在宫廷宴会上所作,旨在表达对邓王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乐声、林烟池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中“禁里秋乐队似水清”一句,通过音乐的清澈来象征离别的纯净和深远。“林烟池影共离情”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烘托离别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黄阁和紫垣的描述,展现了邓王的身份和离别的距离感。最后两句则通过天子送别和郡人迎接的意象,表达了邓王受到的尊敬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禁里秋乐队似水清:皇宫内的秋乐声清澈如水,形容音乐的纯净和深远。
  2. 林烟池影共离情:林中的烟雾和池塘的倒影都充满了离别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来烘托离别的氛围。
  3. 暂移黄阁只三载:暂时离开黄阁只有三年,黄阁指宰相办公的地方,暗示邓王的身份。
  4. 却望紫垣都数程:回头望去,紫垣已经相隔数程,紫垣指皇宫的围墙,形容离别的距离感。
  5. 满座清风天子送:满座的清风是天子送别的象征,清风象征着天子的祝福。
  6. 随车甘雨郡人迎:随车的甘雨则是郡人迎接的预兆,甘雨比喻郡人对邓王的欢迎和期待。
  7. 绮霞阁上诗题在:绮霞阁上留下了诗题,可能是指在阁楼上题写的诗。
  8. 从此还应有颂声:从此以后应该还会有颂扬的声音,表达对邓王的敬意和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乐队似水清”,将秋乐声比作清澈的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林烟池影共离情”,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祝福,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邓王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秋乐:象征离别的纯净和深远。
  • 林烟池影:烘托离别的氛围。
  • 黄阁、紫垣:展现邓王的身份和离别的距离感。
  • 清风、甘雨:象征天子的祝福和郡人的欢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禁里秋乐队似水清”一句,秋乐象征着什么? A. 离别的纯净和深远 B. 秋天的丰收 C. 音乐的美妙 D. 皇宫的庄严 答案:A

  2. “林烟池影共离情”一句中,林烟池影的作用是什么? A. 描绘自然景物 B. 烘托离别的氛围 C. 象征离别的距离感 D. 表达诗人的情感 答案:B

  3. “满座清风天子送”一句中,清风象征着什么? A. 天子的祝福 B. 秋天的凉爽 C. 离别的纯净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A

  4. “随车甘雨郡人迎”一句中,甘雨象征着什么? A. 郡人的欢迎和期待 B. 秋天的丰收 C. 离别的纯净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祝福。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意境深远。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御筵送邓王》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徐铉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政治上的敬意和祝福,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徐铉的诗歌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