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三》

时间: 2025-01-06 09:42:19

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番成南阮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番成南阮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

白话文翻译:

今天的春天比昨天的春天更美,北方的阮氏变得贫穷,南方的阮氏却富有。
我问牧童,他应该没有酒了,尝尝梅子,果然又生出仁来。
六如偈是送给钱塘的妾,八斗才子才遇见了洛水之神。
多少美丽的花朵白白凋落,却没有遇到欣赏它们的人。

注释:

  • :古代中国的姓氏,阮氏可能指代某种文化或家族。
  • 梅子:梅子,春天的水果,通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气息。
  • 六如偈:佛教用语,传说中的诗句,常与美丽的女子相联系。
  • 八斗才:指才华出众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文学家或诗人。
  • 洛水神:古代神话中与水有关的神灵,象征着才华与灵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明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洒脱、清新,常反映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明代的春季,正是春花烂漫的时候,唐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唐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今朝春比昨朝春”引入,带出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变换,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感慨。接着提到“北阮番成南阮贫”,通过家族的对比,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诗中“借问牧童应没酒”一句,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唐寅以“试尝梅子又生仁”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梅子虽小,但其中蕴含的种子却暗示着新的希望与可能性。后面的“六如偈”与“八斗才”则引入了文化与才华的元素,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句“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未能被欣赏的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今朝春比昨朝春”:感叹春天的美好。
    • “北阮番成南阮贫”:对比家族的繁荣与衰落。
    • “借问牧童应没酒”:询问生活的单调。
    • “试尝梅子又生仁”:暗示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 “六如偈送钱塘妾”:涉及文化与爱情。
    • “八斗才逢洛水神”:才华与灵感的相遇。
    • “多少好花空落尽”:对美好事物的遗憾。
    • “不曾遇着赏花人”: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人事变化相联系。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以及对生活无常、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梅子:寓意着小小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 :美好而易逝,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唐寅的《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三》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八斗才”指的是: A. 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B. 才华出众的人
    C. 一个历史事件

  3. “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的含义是什么? A. 春天已过
    B. 美好事物未被欣赏
    C. 人生苦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同时,反映现实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唐寅与李白的诗歌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唐寅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无奈与遗憾,而李白则更多的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