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时间: 2025-01-04 13:16:08

欲息乡邦事,萧条泪万行。

阳秋今不作,文献久沦亡。

绝学唯君在,论文许我狂。

昔贤如可起,回首意苍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作者:柳亚子 〔近代〕

欲息乡邦事,萧条泪万行。 阳秋今不作,文献久沦亡。 绝学唯君在,论文许我狂。 昔贤如可起,回首意苍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想要放下对家乡事务的关注,却因萧条的景象而泪流满面。 如今不再有春秋时期的辉煌,文献资料也早已失传。 唯有你还在坚守那绝学,允许我在论文中放肆狂言。 如果过去的贤人能够复活,回首往事,心中充满迷茫。

注释:

字词注释:

  • 巢南:指诗人柳亚子的朋友巢南,书信中提到的对象。
  • 长兴伯吴公:指吴昌时,长兴伯是他的封号,吴公是对他的尊称。
  • 阳秋:指春秋时期的历史,这里代指古代的辉煌。
  • 绝学:指深奥难懂的学问。
  • 论文:指学术文章。

典故解析:

  • 阳秋今不作:暗指古代的辉煌不再,文化传承中断。
  • 文献久沦亡:指历史文献资料的失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近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此诗是回应巢南的书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感慨和对友人坚守学问的赞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期,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失落的忧虑和对友人坚守学问的敬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深切忧虑和对友人坚守学问的敬佩。首两句“欲息乡邦事,萧条泪万行”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事务的无奈和对现状的悲痛。中间两句“阳秋今不作,文献久沦亡”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文化的断层和文献的失传。最后两句“绝学唯君在,论文许我狂。昔贤如可起,回首意苍茫”则表达了对友人坚守学问的赞赏和对过去贤人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息乡邦事,萧条泪万行”:诗人想要放下对家乡事务的关注,但因萧条的景象而泪流满面,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和悲痛。
  • “阳秋今不作,文献久沦亡”:暗指古代的辉煌不再,文化传承中断,文献资料也早已失传,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失落的忧虑。
  • “绝学唯君在,论文许我狂”:唯有友人还在坚守那深奥难懂的学问,允许诗人在论文中放肆狂言,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自己的期许。
  • “昔贤如可起,回首意苍茫”:如果过去的贤人能够复活,回首往事,心中充满迷茫,表达了对过去贤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阳秋今不作”比喻古代的辉煌不再。
  • 拟人:“文献久沦亡”将文献失传拟人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失落的忧虑。
  • 对仗:“绝学唯君在,论文许我狂”对仗工整,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自己的期许。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失落的忧虑和对友人坚守学问的赞赏,以及对过去贤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萧条:象征着现状的无奈和悲痛。
  • 阳秋:象征着古代的辉煌。
  • 文献: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
  • 绝学:象征着深奥难懂的学问。
  • 昔贤:象征着过去的贤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阳秋”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辉煌 B. 秋天的阳光 C. 古代的文献 D. 古代的学问

  2. 诗中的“绝学”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学问 B. 深奥难懂的学问 C. 古代的文献 D. 古代的辉煌

  3. 诗中的“昔贤如可起,回首意苍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B. 对现状的无奈和悲痛 C. 对友人的赞赏 D. 对传统文化的失落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亚子的其他诗作,如《怀古》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与柳亚子的其他诗作对比,如《怀古》,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收录了柳亚子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 《中国近代诗歌研究》:对近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柳亚子诗作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