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野步寒梅独放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7:43:17

梦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

无端板桥路,偶得水旁中。

孤月亦有侣,閒心难众同。

谁将可怜质,画赠向诗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
无端板桥路,偶得水旁中。
孤月亦有侣,閒心难众同。
谁将可怜质,画赠向诗翁。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与你久别重逢,但幽幽情思却仍然无法传达。
无缘无故走在板桥的路上,偶然在水边发现一些景致。
孤单的月亮也有伴侣,而我的宁静心境难以与他人共享。
谁会可怜我的这份情感,愿意将它画成赠送给诗人的礼物呢?

注释:

  • 梦里:在梦中。
  • 久相失:长时间失去联系。
  • 幽情:深沉而隐秘的情感。
  • 杳未通:杳无音信,未能传达。
  • 无端:没有理由。
  • 板桥路:指某种道路或情境,可能为一种象征。
  • 偶得:偶然得到。
  • 水旁中:在水边。
  • 孤月:孤独的月亮,象征孤独。
  • 亦有侣:也有伴侣。
  • 閒心:闲适的心情。
  • 可怜质:可怜的情感。
  • 画赠向诗翁:画作赠送给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穆,明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受唐诗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冬至时节,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思念的感受,以及在自然景象中寻找情感寄托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情感世界的孤独与思考。开篇“梦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直接点明了与心中所念之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传达了对失去的惋惜。接着“无端板桥路,偶得水旁中”,则描绘了诗人在无意中发现美景的瞬间,似乎是寻求慰藉的旅程。在“孤月亦有侣,閒心难众同”中,孤月象征着诗人的孤独,而“閒心”则反映了他内心的独特与独立,使得这种心境难以与众人分享,增加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最后一句“谁将可怜质,画赠向诗翁”更是将情感的寄托提升至艺术的层面,诗人渴望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体现了对艺术的崇高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梦里久相失:在梦中与所思之人久别重逢,展现了对情感的渴望。
    2. 幽情杳未通:尽管梦中重逢,现实中却无法传达情感,表现了隔阂。
    3. 无端板桥路: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桥上,象征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4. 偶得水旁中:偶然间在水边发现美景,寻找内心的寄托。
    5. 孤月亦有侣:孤独的月亮也有伴侣,暗示即使孤独也有共鸣。
    6. 閒心难众同:独自享受宁静的心境,难以与他人分享。
    7. 谁将可怜质:对自己情感的可怜与遗憾。
    8. 画赠向诗翁:希望通过艺术表达情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

    1. 比喻:孤月作为孤独的象征,反映内心的情感。
    2. 拟人:赋予月亮以“侣”的特性,强调孤独中的共鸣。
    3.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句式,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孤独与失去的感慨,探讨了情感的深邃与艺术的价值,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孤月:象征孤独与思念,体现内心的孤寂。
  • 水旁:代表自然的美丽与情感的寄托。
  • 板桥:象征着人生的道路与境遇的变迁。
  • 诗翁:指代诗人,象征着对艺术与情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梦里久相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念
    B. 快乐
    C. 愤怒

  2. “孤月亦有侣”中的“孤月”象征了什么?
    A. 热闹
    B. 孤独
    C. 美丽

  3.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A. 音乐
    B. 画作
    C. 舞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月亮的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探讨思念与感情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张穆的《冬至野步寒梅独放》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均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观,后者则更为细腻地刻画内心情感。
  •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张穆的诗意在于与自然的对话,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人际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