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别情》

时间: 2025-01-01 12:11:34

帕罗残粉浥啼痕。

远岫湿寒云。

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孤雁怕离群。

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

歌谱羞拈,舞衣闲挂,何处不思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游 别情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帕罗残粉浥啼痕。远岫湿寒云。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孤雁怕离群。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歌谱羞拈,舞衣闲挂,何处不思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残留在手帕上的粉迹犹如泪痕,远处的山峦在湿寒的云雾中显得更加朦胧。寒冷的枫叶映衬着寒江,夜里的芦花似雪,孤雁在空中孤单地飞翔,生怕与群体失散。归来后,我独自坐在银色的灯下,锦被等待着谁来温暖。歌谱羞于提起,舞衣闲挂在一旁,四处都充满了对你的思念。


注释:

  • 帕罗:指一种织物,常用来做手帕。
  • :湿润,浸湿的意思。
  • 啼痕:泪痕。
  • 枫叶寒江:寒冷的江面上飘落的枫叶,渲染了孤寂的气氛。
  • 芦花夜雪:夜晚的芦苇花如雪般白皑皑,增添了凄凉之感。
  • 银釭:银色的灯具,象征孤独的夜晚。
  • 锦被:精美的被子,象征温暖和思念。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孤雁”常用来象征思念和孤独,反映了作者对离别的沉重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及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表达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脆弱。


诗歌鉴赏:

张可久的《少年游 别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愁苦,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首句“帕罗残粉浥啼痕”便引入了离别后的泪水,手帕上残留的粉迹暗示着昔日的欢愉与如今的惆怅。接着,通过“远岫湿寒云”展现出一种孤寂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诗中运用“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将秋冬的意象与离愁别绪结合,意在表现出一种萧条的气氛,映衬内心的苦闷。孤雁的描写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飞翔在空中的孤雁不仅是对群体的离散的恐惧,也是对归属的渴望。

最后几句“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则是情感的高潮,孤独的坐在灯下,等待着无处可归的温暖,表达了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帕罗残粉浥啼痕”:手帕上残留的粉迹象征着泪水,表达了离别的悲伤。
  2. “远岫湿寒云”:远处的山峦在湿冷的云中显得朦胧,渲染了孤寂的氛围。
  3. “枫叶寒江,芦花夜雪”:用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情感,营造出凄凉的意境。
  4. “孤雁怕离群”:孤雁的意象象征孤独与思念。
  5. “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孤独的夜晚,等待着温暖的心情,表现了深切的思念。
  6. “歌谱羞拈,舞衣闲挂”:表达了因思念而无法提起往日欢愉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诗歌的意境。
  • 拟人:孤雁“怕离群”,赋予其情感,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都具有较好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离别后的思念和孤独,展现了在寒冷环境中对温暖情感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脆弱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帕罗:象征着昔日的温柔和留恋。
  2. 寒江:代表了内心的冷清与孤独。
  3. 孤雁:象征着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深情挂念。
  4. 银釭:象征孤独的夜晚与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帕罗残粉”中的“帕罗”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织物
    • C) 一种乐器
  2. 本诗中“孤雁”象征着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富贵
  3. 诗中提到的“锦被待谁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与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张可久的“少年游”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细腻的情感描写为主,但前者偏重于离别后的孤独感,后者则多展现对往日的怀念和伤感。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元代文学与文化》

以上是对《少年游 别情》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