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时间: 2025-01-17 09:24:56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

有谁曾到?

控梅人过溪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
控梅人过溪桥。

白话文翻译:

青苔覆盖在古老的树木上,显得萧条,苍白的云朵与遥远的秋水交融在一起。
那红叶装点的小山斋显得格外渺小。曾经有谁来到这里?
一个控梅的人正好从溪边的桥上经过。

注释:

  • 青苔:青色的苔藓,常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衰败。
  • 古木:指老树,表示历史和沧桑。
  • 萧萧:形容树木的凋零或冷清的样子。
  • 苍云:指苍白的云朵。
  • 秋水:秋天的水,常用于形容清冷和宁静的景象。
  • 红叶:秋季的红色树叶,象征着生命的变迁和美的瞬间。
  • 山斋:山中的小屋,通常指隐居之所。
  • 控梅人:指一个以梅花为主题的人,可能暗示对梅花的喜爱或品位。
  • 溪桥:溪边的小桥,描绘了一幅自然的画面。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及的“梅”与“秋水”等意象在中国诗歌中常常出现在与孤独、思乡、哲理等主题相关的作品中。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

创作背景:

《天净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索。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天净沙》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中通过“青苔古木”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时空感。古木与青苔的结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苍云与秋水的遥远组合,进一步加强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感知。

“红叶山斋小小”一句,映衬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山斋的渺小让人感受到一种渺小和孤独的哲思。最后一句“控梅人过溪桥”则将画面推进,似乎暗示着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索,控梅人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苔古木萧萧:描绘了秋天的冷寂,古老的树木上长满了青苔,表现出一种萧条感。
  2. 苍云秋水迢迢:苍白的云和遥远的秋水,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3. 红叶山斋小小:红叶映衬下的小山斋显得更加渺小,增加了孤独感。
  4. 有谁曾到?:发出感叹,表达对访客的渴望与对往事的追忆。
  5. 控梅人过溪桥:控梅人象征着对美的追求,过溪桥则是对自然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例如“苍云秋水”对“青苔古木”,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古木:代表历史的沉重与沧桑。
  • 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溪桥: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带有一种流动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了哪种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控梅人”指的是什么?

    • A. 喜欢梅花的人
    • B. 梅花的主人
    • C. 梅花的种植者
    • D. 梅花的守护者
  3. 诗中“红叶山斋小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愁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by 杜甫
  • 《山中问答》by 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山中问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天净沙》的孤独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元代诗词研究》
  • 张可久的生平与创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