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卜潭西新居》
时间: 2024-09-19 21:59:3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初卜潭西新居
作者: 蔡松年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乔木千章画不如,白鸥烟雨到江湖。
谁为求仲营三径,窃比扬雄有一区。
故国兴亡树如此,他年声利蔓难图。
屋西便与秋山约,莫遣归来见白须。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乔木千姿百态,画作也不及它的美丽;
白色的鸥鸟在烟雨中飞翔,飞向江湖。
谁愿意像求仲那样营造三条小径?
我偷偷觉得,扬雄的作品也不过如此。
故国的兴亡就像这树木一样,难以再图声利。
我家屋西正与秋山相约,
别让你归来时见到我白发苍苍。
注释:
- 乔木:指高大的树木。
- 千章:形容树木的形态变化多端。
- 白鸥:白色的海鸥,象征自由与宁静。
- 江湖:指江河湖泊,代表自然环境。
- 求仲:指汉朝的求仲(陈平),以隐居著称。
- 扬雄: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以《方言》著称。
- 故国兴亡:指国家的兴盛和衰亡。
- 蔓难图:形容难以再图谋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诗人,生于动荡时代,多有感慨。他的诗歌常表现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风格多变,时而清新,时而沉郁。
创作背景:
《初卜潭西新居》作于蔡松年新居落成之际,表达了他对新居的喜悦,同时也带有对故国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结合了诗人对故国情怀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悟。开篇通过描绘乔木和白鸥,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表明诗人对环境的热爱与赞美,树木的千姿百态与白鸥的自由飞翔,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求仲与扬雄为例,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求仲的三径代表了隐逸的理想,而扬雄的作品则是文学的追求,诗人自谦地将自己的新居与两者相比,似乎在说虽然新居美好,但仍无法与前人的成就相提并论。
“故国兴亡树如此,他年声利蔓难图。”这句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故国的兴亡如同树木的年轮,难以再图声利,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诗人希望能与秋山相约,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担忧岁月无情,白发苍苍,回归的时刻或许已不复当年。
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严谨,意象丰富,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乔木千章画不如”:树木的形态变化胜过画作,表现自然之美。
- “白鸥烟雨到江湖”:鸥鸟在烟雨中的自由飞翔,象征宁静与自在。
- “谁为求仲营三径”:诗人自问,谁愿意像求仲那样隐居?
- “窃比扬雄有一区”:谦虚地将自己与扬雄相提并论,体现对文学成就的敬仰。
- “故国兴亡树如此”:故国的兴亡如同树木,寓意深刻。
- “他年声利蔓难图”:未来想要追求声利是困难的。
- “屋西便与秋山约”:对秋山的向往,渴望宁静的生活。
- “莫遣归来见白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乔木千章”与“白鸥烟雨”,形成对比。
- 比喻:将“故国兴亡”比作树木,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物如树木、鸥鸟被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国的怀念、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木: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白鸥:象征自由与灵动。
- 秋山:代表宁静与理想的归宿。
- 白须: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财富
- C. 战争
-
“故国兴亡树如此”中“树”是指什么?
- A. 生命
- B. 历史
- C. 自然
-
诗人对新居的态度是:
- A. 喜悦与自豪
- B. 无奈与惆怅
- C. 忽视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初卜潭西新居》:两者均在探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关系,但杜甫更多关注国家命运,而蔡松年则侧重个人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蔡松年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
希望这份解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初卜潭西新居》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