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2 03:58: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风吹断木犀枝,物色无时不系思。
今日正须怜曲突,此身何必叹支离。
投簪谁复王官隐,流涕深知太傅悲。
见说朝阳有鸣凤,岂无封事献彤池。
白话文翻译:
北风将木犀的枝条吹断,四处的景象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我的思绪。
今天正该怜惜那曲折的突起,我的身世何必为支离而叹息呢?
投下簪子,又有谁会在王官中隐匿,流泪深知太傅的悲伤?
听说朝阳之下有鸣凤,难道没有奏章可以献上彤池?
注释:
- 木犀:一种植物,香气浓郁,常用于比喻思念。
- 曲突:指曲折的地方,暗指人生的艰难与曲折。
- 支离:支离破碎,形容身世或境遇的困顿。
- 投簪:古代女子以簪子作标志,投簪表示放弃身份或地位。
- 太傅:古代对高官的称呼,表示尊重。
- 鸣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祥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源,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风吹拂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局的忧虑。诗的开头,北风不仅带走了木犀的枝条,也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显示出自然界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密切关联。接着,诗人以“今日正须怜曲突”来强调在艰难的环境中应有的怜惜与同情,暗示人生的苦难和不如意。
在“投簪谁复王官隐”一联中,诗人借用古代投簪的典故,表达了对身世的无奈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最后,通过“见说朝阳有鸣凤”引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表现出对理想和希望的渴望,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悲伤与无奈。
全诗情感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情叹息,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风吹断木犀枝:描绘了秋天的寒风和孤独的景象,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物色无时不系思:四处的景象时刻触动思绪,表明诗人内心的敏感与忧愁。
- 今日正须怜曲突:强调当下应对生活的曲折与艰难要有怜悯之心。
- 此身何必叹支离:对自己身世的反思,提到不必过于叹息。
- 投簪谁复王官隐:质疑隐士生活是否真的能逃避现实,表现出对官场的无奈。
- 流涕深知太傅悲:通过流泪来理解他人的悲伤,体现同情心。
- 见说朝阳有鸣凤:提到美好未来的传说,暗示希望。
- 岂无封事献彤池:质疑是否真的没有机会去实现理想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犀与诗人的思念相联系,增强情感。
- 对仗:如“投簪”和“王官隐”,形成对照,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象征寒冷与孤独,反映人生的苦涩。
- 木犀:代表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鸣凤:象征理想与希望,向往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北风”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与孤独
- C. 春天
-
“投簪”的含义是什么?
- A. 表示隐匿身份
- B. 寻找朋友
- C. 参加宴会
-
诗中提到“鸣凤”,表示什么?
- A. 未来的希望
- B. 现实的艰难
- C. 日常的烦恼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江源的《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一》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后者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