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田 其三》

时间: 2025-01-01 09:27:33

白衣山子好,山旱种乘春。

拨雪烧畲熟,禾生火粒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衣山子好,山旱种乘春。拨雪烧畲熟,禾生火粒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衣山的美丽景色,提到在干旱的山地里选择春天播种。诗人用“拨雪”来形容春天的到来,经过冬季的积雪,终于让农田成熟,稻禾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注释:

  • 白衣山子:指的是白衣山,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寓意自然环境。
  • 山旱:山地干旱,表示种植条件不易。
  • 拨雪:指春天融化的雪,象征冬去春来。
  • 烧畲:烧畲是传统的农业方式,用火烧掉杂草,促进农田的生长。
  • :稻禾,这里代表农作物。
  • 火粒新:新生的禾苗,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8-1642),字子昂,号青溪,明代诗人、书法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农耕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农田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屈大均的《畲田 其三》以其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地农耕的生动场景。诗中“白衣山子”一词,勾勒出一幅清新的自然画卷,山的旱情虽然给农业带来了挑战,但“乘春”二字则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希望。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诗人以“拨雪”来象征冬天的结束,春天的来临,暗含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重燃。

“烧畲熟”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通过火焰的焚烧来清理土地,促进禾苗的生长,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禾生火粒新”,生动地展现了新生稻禾在阳光下生长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丰收。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清新,流露出对农田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美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衣山子好:赞美白衣山的美好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山旱种乘春:尽管山地干旱,但农民依然选择在春天播种,表现出一种乐观精神。
  3. 拨雪烧畲熟:通过春雪融化与火烧杂草,展现出农田的准备过程。
  4. 禾生火粒新:新生的禾苗焕发出活力,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拨雪”和“烧畲”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的意象,如雪、火、禾,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与农耕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与希望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衣山:象征自然之美,代表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向往。
  • :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象征丰收与劳动的成果,体现了农民的辛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旱”指的是: A. 山地干旱 B. 河流干涸 C. 土地肥沃
    答案:A

  2. “拨雪”在诗中象征着: A. 夏季的来临 B. 冬季的到来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C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对农业的热爱? A. 雪和火 B. 禾苗和阳光 C. 山水和田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山居秋暝》
  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畲田 其三》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描绘了田园生活,但屈大均更强调了农耕的辛勤和希望,而陶渊明则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沉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畲田 其三》的诗意与美感,通过多方面的解析与互动学习,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